【数据解读】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哪些项目?

今天(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支出,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6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0元,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具体参看下表:

【数据解读】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哪些项目?_第1张图片
1001.jpg

可能有朋友对表格中的一些项目不熟悉,下面就详细说说:

1.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这三个都比较好理解,转移净收入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其实转移性收入一说,大家就明白了,它是指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2.中位数和平均数

中位数 : 指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中位数的大小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因此中位数不受偏大和偏小数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一组数据,用这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总分数,得出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即平均数受较大数和较小数的影响。

其实中位数对于收入统计非常重要,平均数容易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干扰。比如:甲收入1000元,乙收入9000元,平均是5000元。A和B分别收入是4000元和6000元,平均也是5000元,哪一个更公平呢?

  1. 支出按照消费类别共八大类,看过CPI那篇的应该记得,CPI统计的八大类商品的类型和这个是一模一样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扣除价格因素。为什么要扣除呢?

因为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格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有各年间价格变动因素,而不能确切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为此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使之可比,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动态。具体的操作方法就不细细表述了,有兴趣可以自己研究。

那么这些数据是怎么采集和处理的呢?

国家统计局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5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户。

国家统计局派驻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制度方法,组织调查户记账采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状况等数据;同时按照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与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居民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等其他调查内容。数据采集完成后,市县级调查队使用统一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审核、录入,然后将分户基础数据直接传输至国家统计局进行统一汇总计算。

最后来看看表中数据特点:

  1. 城市农村收入差距很大,城市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的2.57倍,支出是农村的2.19倍。
  2. 居民收入中,工资收入和转移收入占比之和高达74.07%,说明居民除了正常工作之外的收入还是很少。
  3. 计算一下自己的季度收入和支出,看看处在什么水平。消费比例图如下:
【数据解读】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哪些项目?_第2张图片
1002.jpg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解读】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哪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