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寄托着情感

中国人对食物都是带着感情的,我们总是通过某样事物去回忆一个地方,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时光......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有某种食物牵挂着我们的感情。

对老妈印象深刻的是老妈每次煮的香肠。现在每次回家腊肉香肠每次都会带点的。四川的香肠是可以放在米饭上焖的,红色的辣油从肠衣里渗出来,滋润旁边的米粒,让米粒显得特别饱满,米粒侵染肉香和辣椒味道,一直是我的钟爱。四川的腊肉香肠也是待客的家常菜,腊肉煮上萝卜汤,蒸上香肠,就是被客人赞赏的美味。以前总是记得幺舅来吃饭,因为不仅老妈会做好吃的,舅舅也会给我买好吃的。我喜欢偷吃还没有上桌的香肠,那种刚出锅,没有切成片,而是一段一段的,老妈总是会分一段给我,也是舅舅吃上一段。一口咬下去,麻、辣、烫、香汇集在一起,我知道那就是幸福的味道。

食物寄托着情感_第1张图片
香肠

对大学食堂最深刻的记忆则是雅苑。不是因为它的名字特别(大学食堂名字都很特别,博苑、学苑、雅苑等,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在博学文雅耕读,寓意广大学子在博学文雅中耕读),而是因为它有一道菜叫辣子鸡。10、11年那会,在食堂吃饭挺便宜的,一段饭通常4块钱左右,菜3块,然后再要一块钱的米饭。某天开始雅苑推出了一道新菜辣子鸡,就是将鸡肉(大部分是骨头)放在油里炸干,然后用花椒、辣椒来炒,骨头嚼起来也特别香,这道菜便成了我们大家的新欢。当然这盘菜需要5块钱,比一般的菜要贵,所以我们也不能经常吃,有什么高兴事之类才舍得买一份。“赌什么?”“中午一盘辣子鸡!”这道菜另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成为我们的赌注。


辣子鸡

对骑行食物印象最深的则是一道老汤干豆腐。一道菜有对东北人实在的诠释。和两个最后的朋友骑行去呼伦贝尔草原,日头中午,骑行消耗着大量能量,早上吃的饭已经消失殆尽,我们在小镇的路边,找了一家小店,点菜吃饭。“老板,有什么经济实惠又好吃的菜吗?”“那我给你们推荐一个老汤干豆腐吧!你们看一下,就是隔壁桌吃的这个。”我们往隔壁桌看了看,量大,看着也不错,所以我们就点了。最后上了一盘混搭的菜:里面有豆腐干、干丝、肉、香菜,一个菜15块钱,我们三个大青年,并且饥肠辘辘都没有吃完。都说东北人实在,这么实在还真的有点出乎我的预料。


食物寄托着情感_第2张图片
老汤干豆腐

早上跑步,看见河里一对老夫妻在捞螺蛳,想起家里的河边也有很多,小时候总会去摸螺蛳回家煮,眼前的这一幕又仿佛让我回到了童年。晚上想写点什么记录一下。

食物不仅是能填饱肚子,也是填满我们的记忆。想起《舌尖上的中国》里有句话:无论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食物寄托着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