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番茄炒鸡蛋”,让你们将亲情炒个稀碎

说到“番茄炒鸡蛋”,绝对是中国人家庭餐桌上再普通不过的一道菜了。然而,就这么一道普通的家常菜,终于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在厨艺界成了“网红”。

总有新闻刷屏,焦点各自不同。

近日,一个番茄炒蛋的微电影刷屏了,无数网友纷纷表示戳中了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故事是这样的:

一名叫伊恩的中国男生,在来到美国留学的第8天时,想要做一道番茄炒蛋招待朋友们。

苦于不知道做这道菜的操作过程,于是向远在中国的妈妈发微信求救。

最后妈妈发来了清晰的教学视频,从打蛋开始,一步步的教他,最终男孩的番茄炒蛋做得很成功,也获得了朋友们的一致好评。

直到有外国朋友问到中美两国的时差,男孩才意识到就在他和朋友们聚餐的下午时光,中国却尚在深夜。

原来,在北京时间凌晨4点20分,妈妈被孩子的微信叫醒,为了孩子能学会这道菜,她慌忙起床,亲自示范,让爸爸把步骤用视频传给孩子。

这个镜头,让无数网友为之感动。就像是视频中说的那样,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

其实,这只不过是招商银行的一则广告而已。

本人没学过营销学,所以只能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段视频,也只是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看过的感受。

1

据了解招行这则《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微电影主要是想结合招商银行留学信用卡的“1+1”亲情账户特色,表达出“独立生活,从开始做一盘番茄炒蛋开始”的价值理念。海外留学生的第一步基本都是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向自己下厨做饭开始。用“独立”的理念串起招商银行留学信用卡和《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这则微电影,两者有机结合,水乳交融。

但是,整个广告片从始至终没能让人感觉出其主题是告诉我们需要独立生活的中心思想,而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默默奉献,以及令众多人吐槽的中国式家庭教育所催生的“妈宝男”已经来到了美国。也再一次使“中国式”的亲情遭到了质疑。

受到质疑的不仅仅是这些。

首先是孩子缺少独立的生活能力。为什么这么说?都是因为番茄炒鸡蛋这道菜,广告中将番茄炒鸡蛋作为了衡量一个成年人是否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底线。从而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番茄炒鸡蛋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一道菜,但是要比煎鸡蛋、煮鸡蛋复杂一些,当然,也可以每天吃泡面、去小吃店,但总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中国人对一家人围在餐桌上的那种仪式感还是很强烈的。

其次,即使不会做这道菜,为什么不能利用网络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随意在网上一搜,可以搜出来630多万条有关番茄炒蛋的信息,说明什么?平时可以微信、QQ、百度,关键时刻,却需要求助父母,可见其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穿衣都需要父母的提醒,对父母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即使年龄已是成人,但在其潜意识中还停留在需要父母照顾的心理。

第三,这名留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顾时差,任性地找父母求援,这是很自私的表现,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应该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就像很多网友留言说的那样,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和父母通话,都很及时的接听电话,感觉每时每刻都守候在电话旁,生怕错过了每一次沟通了解的机会。很多时候也就将事情想得理所当然、顺其自然了。

2

作为成年人,本应该可以自立,凭借自己的能力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应该关心、照顾父母,这才是正常的生活逻辑。

但是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在父母看来孩子永远是孩子,父母就应该无偿地为孩子奉献,等到孩子长大了,孩子就应该给自己养老。所以,导致很多老人即使在身体上放开了孩子的手脚,却依然桎梏着孩子的精神和思想。

随着父母年龄越大,越想留孩子在身边,以至于孩子长大成人、成家,还在管理着孩子的一切。就像很多年轻人即使结婚了,还是没主见,任何事情都需要请示父母、依靠父母,走上工作岗位唯唯诺诺,在单位、社会也毫无主见。成家后,依然以父母的意见为主,弄得夫妻之间关系不和,因此而离婚。

“妈宝男”式的人很多,他们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下的产物,独有的特色,就像孩子不在身边时,老人养的一个宠物而已!

像视频中不会做番茄炒蛋的孩子有很多,网上曾经报道过的大一新生因为不会叠被子而退学,不会洗袜子退学的新闻比比皆是,这都是父母惯养的结果。

其实,父母应该也明白一个道理,你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终有一天子女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他们的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更宝贵。

而作为父母,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在你无法指望孩子的时候,可以雇人来照顾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让子女尽孝,束缚孩子的发展。

3

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每次过年回到老家,父母虽然没有表现出激动的神情,但是内心的那种喜悦还是能看出来的。他们忙着平时的农活,但早已把丰盛的饭菜准备好,吃过饭后,一家人坐在炕上看着电视,即使一句话没有,也感觉到那么温馨。

临走的时候,母亲都会给我带上晒好的干菜,以及我最喜欢吃的酸菜馅饺子,然后步履蹒跚地送我到车站,一直看着我坐上车,远离她的视线。

现在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每次电话里都会告诉我好好工作、注意身体。每每问到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都是一句话:我们啥都好,不用你惦记。

每当他们有事回到我所住的城市时,都不和我打招呼,也不让我去车站或机场去接,说是年轻人应该以工作为主,不能总请假,他们自己身体健康,自己能办的事情就自己办了。当他们走的时候,也不通知我一声,不用我送,也是不想耽误我的工作。

很多时候,我和亲属抱怨,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其实想一想,我们又什么时候离开过父母的视线,什么时候不让他们记挂呢?

4

说到最后,我们还得谈谈招商银行的广告效应。招行本意是想要宣传推广自己的品牌,通过打亲情牌,起到宣传效果,这个目的绝对是达到了,并且现在具有了足够大的曝光和讨论,各种支持反对,足以说明了关注度。

但结尾才是关键,就是让更多人去知道、了解、使用招行的留学信用卡。

从个人角度来看,总感觉这则广告根本没起到宣传的作用,只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和信用卡一点关系都没有。

另外,有多少人会因为看过这段广告,去使用招行的留学信用卡呢?这个现在还没有统计,但是想用的一定会用,不想用的也不会因为这则温情的广告而去使用。因为,不管从使用上、以及功能上都没有显示出其特殊性,没有从实际的利益中看到效果,更没有在沟通亲情、联络感情上起到一点作用。这才是最关键的。

说实话,这则广告片的效果,感觉还不如公众号里做推广的软文,让我一直看下去,然后恍然:啊!原来是个广告!还能让我在内心狂骂无数次浪费宝贵时间下,有一点恨之入骨的印象。

就像某网友说的:这是一条信用卡的广告片。我猜应该是想跟父母表达的是“有这种傻孩子,你们赶紧准备钱吧”。

无论是利用人们的泪点来催生广告效应进行宣传,还是对亲情式教育的颂扬与批判,都仅仅是观点各有不同,你方唱罢我方和,看过之后,细细品味一番,也可以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只不过糟蹋了一盘“番茄炒鸡蛋”,让无数人踩个稀碎!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盘“番茄炒鸡蛋”,让你们将亲情炒个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