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硬科技”定位 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谈科创板下一步改革思路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姗 4月28日,在上海技术交易所“技术交易服务生态网络启动会”上,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在谈及科创板下一步改革思路时表示,“坚守服务“硬科技”定位,支持鼓励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发挥各方合力以提升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深化科创板关键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其还表示,“率先建设成为成熟市场,成为科创企业上市首选地”是科创板发展目标。

“技术和资本的协同,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前提。”据刘逖介绍,截至4月23日,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554家,累计注册生效企业283家,上市委通过待注册企业56家,IPO公司265家,IPO筹资额达3445亿元,股票总市值3.45万亿元。

数据显示,科创板重点支持六大行业,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行业领域分布第一大板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37.4%,第二大板块是生物医药,占比21.9%,然后依次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分别占比15.8%、12.8%、6%和4.5%。“可以看到,科创板整个定位和中国未来、全球未来的科技发展是高度吻合的。”刘逖说。

“创投是技术与资本协同的重要桥梁。”刘逖表示,在技术和资本市场对接过程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桥梁,就是创业投资。“企业在发展前期,一直到登陆资本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创业投资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据介绍,265家已上市科创板公司中,94%获创投支持,创投资金筹资额达2135亿元,平均每家公司上市前获得8亿左右的创业投资,投资总轮次1353次,平均投资周期4.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新能源都是上市企业中获得创业投资比重最高的几个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4月16日就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简称《指引》)作出修订,完善科创板制度的首要标准,将科创属性评价指标由原来的“3+5”变为“4+5”,新增研发人员占比不低于10%的常规指标,特别强调了聚焦支持“硬科技”的核心目标,并实行分类处理和负面清单管理。

“最近我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认为科创板是不是审核从严,对企业‘硬科技’强调得更高,标准要求更多了?”刘逖认为,从《指引》修订内容来看,是对相关指标的进一步明确,增加了对科创的实质性判断。

从“硬科技”的范畴来看,刘逖认为它包括那些好的、过硬的技术,既包括我们领先于人的技术,也包括那些我们正在追赶的领域,或卡脖子领域,这些技术都是应该重点支持的。刘逖认为,从《指引》来看,关于‘硬科技’的定位属性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科创板上市以来的265家上市公司,基本上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行业。”

刘逖表示,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改革,把科创板建设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未来科创板会继续做大做强并扶持一批高科技企业,与技术要素市场形成协同联动,引导资本对核心科技企业进行支持,助力中国科技创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守“硬科技”定位 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谈科创板下一步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