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都去哪了》

感觉到年要来了,是在腊月二十三,爸爸 送来了发面油烙饼,提示我再有没几天就要春节了。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马上掀开新篇章。

以前过年可是要提前忙乎一阵子的。买菜、肉、鱼、干菜、水果,还要蒸馍、炸锅……购买忙一通,厨房煎炸蒸炖又是忙一通。这不,有儿歌为证。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年越过越没意思,没年味!”大家都在感叹!

过去过年是个隆重的仪式,现在过年好似一个逃不掉的形式!

过去过年走亲戚礼品简单,但“走”的时间长。一天串一家亲戚。中午要一起吃饭饭拉家常。现在走亲戚礼品丰厚,成箱成壶,但走的时间短。几个小时走个七八家都是常有的事。东西一放,几句话一说,这家亲戚就算走过了!唯一吃饭的恐怕就剩老丈母家了!

过去过年新衣服是妈妈手缝的,至少提前一个月扯布。然后抽时间剪裁,缝针、最后扎花。一件衣服做成跨度长,用时多。看着一块布从布变成新衣,融入多少期待与等待,等待与幻想,不得而知!所以不舍得穿,穿上它一定是在初一早晨,在鞭炮齐鸣的激情时刻!曾几何时,穿衣不再手缝,上街一逛,新衣穿上。想什么时候穿,就啥时候买。有时过年还真的不想买,因为平时没少买。

年味越过越淡,是因为省略了太多的过程。而过程会投入很多的情感在里面。过程省略了,自然情感就无需付出。没有投入,感受寡淡就很正常了!

节日,是愉快而美好的记忆。风俗习惯都是为了加深这种记忆而存在的。稀缺性是美好记忆的钥匙,在什么都不缺乏的年代,如何找回春节的趣味?

有仪式感地过年,也许会让我们找到些许过年的感觉。当然现在的仪式肯定不同于过去的仪式。可以是一次全家旅行,一场家庭年会,一次故乡摄影之行………

赋予新年新的仪式,与时俱进,把年过的鲜明而生动,把生活过的丰富而有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味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