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到村里开展工作,路遇一老伯挑着黄鳝笼正往田野里走,一段30年前的画面不由得浮上心头,想起了那鳝、那鱼、那岁月……
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有田、有地,父母的勤劳使得我们衣食无忧,爷爷奶奶的辛苦使得我们能够不时改善伙食、打打牙祭。
爷爷喜欢捕鱼、钓黄鳝。那时候捕鱼可以用自制的各种工具,在丰水季节拦住水流的方向,过段时间去看,鱼儿满满的在里面跳动着;那时候钓黄鳝,是很辛苦的事,用铁质的钩子穿上蚯蚓,然后再用细细的水竹绑住钩子,寻找黄鳝的洞穴,插进去,静候鳝儿上钩。所以,观察力很重要,我也曾跟着爷爷后面去尝试过,但每次总不准,而爷爷几乎是弹无虚发,看着他从洞穴里抽出钓竿,肯定会有所收获。
除了钓黄鳝,有时候也会亲自动手抓,当然这也需要仔细的观察力,在水田边沟里,往往有很多洞,但不一定都是黄鳝的,而且黄鳝的洞穴可能不止一个洞口,精准的判断非常重要,爷爷在这个洞口用拳头伸进去揣,在那个洞口布置一个网,不多久就看到黄鳝“自投罗网”了。
再往后,黄鳝笼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样就相对来说简单多了,我还自己动手做过黄鳝笼,然后迫不及待的去挖蚯蚓,越粗越好,找一根竹签串上,然后飞奔似的去到田里,找到自认为合适的位置放置鳝笼,天没黑之前,我曾经几次偷偷的跑过去查看情况,悄悄的拿起鳝笼,里面却什么都没有。
就在我有些失望的时候,隔壁的老人(特长就是捕鱼抓虾)告诉我,黄鳝一般都是晚上出来活动的,不能急,等第二天早晨再去看,你选择的那个地点应该很合适,会有收获的。
第二天,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田里,兴奋的拿起鳝笼,果然里面有动静,除了两条不粗的黄鳝之外,还有几条泥鳅。
初尝战果的我当天便扩大了作战范围,又赶紧动手多制作了几个鳝笼,虽然样式比不上那些前辈,但实用就行。这天傍晚,我还是按照昨天的思路继续选点布阵,结果喜忧参半,甚至还有个笼里进了一条蛇。
再说那鱼,老家出门20米便是池塘,一百米之内还有几口池塘,这里都是我们钓鱼的地方,再走远一点,有条沟渠、有条河,这里都曾经是我们的战场,钓鱼、网鱼、摸鱼、车鱼等等都是我们的方法。
你一定没听过“车鱼”吧,门前的那条水沟,沟上架着几座桥,桥基处往往会形成一个深水潭,当沟里水很浅或者几乎断流时,这深水潭还有积水,有水的地方便有鱼,于是我们在上、下游各筑起一道坝,然后找来水车,将深水潭里的水尽量的抽干,鱼儿自然就触手可得了。
那时候的鱼一般都不会很大,因为每年过年都会分鱼,用来改善饮食,而且那时候的鱼吃的都是野生的水草和浮游生物。
老家门口的那个池塘,有一段时间生存了一窝乌鱼(我们俗称“黑鱼”),而据说乌鱼是最容易上钩的,妈妈当时从菜地回来看到乌鱼之后便回家找到钓竿,没有鱼饵就随地抓了一只蝗虫,想不到的是乌鱼竟然上钩了,而且很重。不过,很快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秘密,一窝乌鱼也很快被钓完了。
记得我们小时候钓鱼,需要自制鱼竿——去竹园砍一棵较长较细的竹子,然后削枝去叶,试一下柔韧性,再去店里买一串线、钩,为了保证鱼钩的重量,往往在附近在系一个锡块,用鹅毛剪成鱼浮子,然后钓鱼的时候就盯着鱼浮子的变化,以此来判断是否有鱼儿咬钩、来判断什么时候提竿合适。
现如今,几乎每天早晨上班时都能在那个人工湖附近看到钓者,他悠闲的坐在亭子里,而好几根钓竿一字排开在栏杆上,这应该就是抛竿了,一个人可以同时控制好几根,剩下的事情就是等鱼上钩了,而且不需要关注,因为鱼儿上钩后会有铃铛提醒。
30年前,我们吃的黄鳝和鱼都是自己捕的、自己抓的,绝对纯天然无污染,而30年后,什么东西都可以人工养殖、都可以速成。
30年前,我们自己动手做鳝笼,然后自己动手去挖蚯蚓,去放笼、收笼,而30年后,什么都可以买到,连钓鱼也变成了“群发”。
30年前,我们强调的是吃饱穿暖,那鳝、那鱼多半是用来卖掉换钱的,而30年后,我们拿着钱去菜市场寻找,却再也找不见那鳝、那鱼。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但30年前那段自己捕鱼抓鳝的岁月却仍然不时浮现在眼前、浮现在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