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系统论来理解刻意练习

根据系统论,练习的本质是产生意志参与的行为,然后根据环境(可以是教练也可以是事实)反馈得到的信息,对自己的行为(可以把思维方式当作一种思维行为)进行最大的更正,以接近目标状态。作为一种负反馈系统,反馈的信息,必须为下一次行为的调整提供方向。能提供方向的信息,必然包括了“是”和“否”的逻辑判断---也可以理解为“成功”或“失败”的逻辑判断,反馈的信息,告诉主体,你目前的动作,是接近目标的,或不是接近目标的。同时,反馈的信息必须帮助主体淘汰掉无用的可能性。(信息的本质定义,即为消除不确定性)

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反馈回来的信息量越大,则(在完美吸收的情况下)改进行为的效果量越大;

那何为信息呢?根据信息论的鼻祖,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提出的概念:“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所以,舒适区的练习是无效的,这是因为舒适区以内的练习,你知道自己的行为一定会产生某种结果,是预期内东西,反馈得到的也就是已经知道的东西。所以,从信息论的角度,舒适区内的练习本质上,没有产生任何信息。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作用呢?

舒适区内的练习,是一种意志行为和可预测的结果之间的封闭循环。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学习则是要打开这个封闭系统,从环境中吸纳信息,以改变自己(或是改变自己的认知内存,如记忆,或是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如思维模式)。所以,学习一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定是要以意志参与去尝试预期之外的事情,这种主动地采取新的不确定的结果的行为方式,以获取反馈,进而减少此不确定的过程,便是学习本身。

所以,学习本质上是主体从通过主动的意志输出(如果是练习,就带有行为),提出一个不确定答案的问题,然后从客观环境中获取反馈的过程,这一过程减少了不确定性,即为从环境得到了信息。

为什么学习不能跨大步子,直接跳进去恐慌区,连祖师爷斯金纳也提出了小步子原则。因为,难度太高的行为,其本质上,所获得的信息量也不够大。因为如果难度太大,那么,从技能的角度,本质上是可以预期自己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这种预期的失败,本身也是一种确定性,所以这也不是最大信息量,唯有挑战与技能平衡时,所获得的反馈信息量最大,精深的练习也一定是在最恰当的难度进行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根据系统论来理解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