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管理”到“知识生成”系列(1)——知识认知升级的七个阶段

2017年2月13日 Lee公子 于上海

思维需要“减脂增肌”

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反思自己学习的效果——一年看几十本书,每天听大量的专业文章和资讯,多年下来,学习的成效到底在什么地方体现?表面上似乎很博学的样子,其实跟人讲解也讲不太清楚,用也用不太明白,那到底看这些书和文章的价值是什么?
我现在想明白了其中一些关系:你吃过了一道菜,你能尝出菜的好坏,能吸收到营养,但是其实有两件事情你做不到,一是学会做这道菜(除非这是你的专业或者职业),二是要求自己百分百全吸收(一定会有过滤、遗忘、反对、排斥的部分);不过有一件事你一定要做到,就是把知识营养转化为自己“思维的肌肉”,而不是增加“思维的脂肪”——这里“思维的肌肉”指的是思考、判断、认知现实问题和解题的能力水平“思维的脂肪”指的是大量不求甚解的知识积累、真伪不辨的信息沉淀、脱离现实的解决方案、头头是道的主观臆测
怎样实现思维的“减脂增肌”,是学习者在解决了“优质信息渠道筛选和资讯输入”、“高效保存知识和调用知识”、“持续消化资讯”之后,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属于学习后期阶段需要专心修炼的高段位功法。
我主观认为,此段位功法修成,可以称得上是打通了个人成长的“任督二脉”,可以达到让思维能力“生生不息,内力不止”的效果。是否真能达得到,还要看以后的修行效果。

知识管理的终极目的

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时代,信息和资讯是无穷尽的,凡是渴望成长进步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学习着,而知识管理成为这个时代学习行为中的一套必要技能。
但是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等同于分门别类一个个文件夹,用一些笔记软件收藏一下网文,用日记软件记录一下个人随笔,或者用脑图软件做做读书笔记。
有没有想过,知识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意义和价值肯定不是为了获得一堆罗列整齐的数据、信息、资料,也不是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资料查找,也同样不是为了给别人炫耀自己的条理、认真和勤奋——那么,你的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要去管理好它们呢?

我个人理解,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率地提升学习效果,学习效果的提升是为了更快地提升自我;而提升自我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各种解决变化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心智资源,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和方向,在自己希望的领域内获得“成功”与“自由”,人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超越和解脱,生命最终获得某种圆满,升华跨越到更高维度的生命存在形式中去。

“知识生成”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

个人知识管理是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手段和方式,通常包含如下的环节:渠道筛选、定期收集、保存沉淀、分类整理、资料消化、归纳总结、表达分享、实践应用
我接触的大部分知识型工作者,能做到规范、妥善地对资料进行“保存沉淀”的人,已经属于少数派;能够有自己的一套“分类整理”体系的人,可以算难能可贵;而能够长期高效消化资料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99%的现代人都因为严重的信息过载而患上轻重程度不等的信息焦虑症和信息消化不良症),而后面的“归纳总结”“表达分享”“实践应用”环节,能做到的,都成了各自领域内的一方大咖。
最后的这三个环节,都属于“知识生成”的范畴,即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也可以说是个人学习能力的高级阶段。

管理知识和信息资料,仅仅是我们学习中的手段和方法。一个个放在电脑、手机或网络中的信息容器,虽然能够快速查询或者调用所需要的东西,但是“管理”的这些信息容器永远不具备“创造”“孵化”和“繁衍”的“生殖能力”,知识容器中的信息不能自我更新、修复,就一定是个死物,毫无生命力和成长性。

对于个人来说,知识管理一定是为“知识生成”服务的,生成一些全新的、活的、可以适应外界变化、可被自己用来解决问题、可以判断和控制外来变化的心智、方法、手段、工具,这才是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所要达到的效果,才是知识管理的价值所在。
从知识管理到知识生成,相当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从量到质的变化绝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而是需要你通过有效的心法和技法有意为之、刻意练习,才能催生出更多的质变成果。

知识认知升级的七个阶段

知识生成属于知识管理后期高阶功法,是一个认知能力精进的过程,更加隐性、抽象、内化和个性化,难以完全表诸于言辞,因此我似乎很少看到有系统讲解此阶段心法的文章。
结合自己的体会,我尝试讲解一些在“知识生成”方面的要点。
我把知识生成思维能力的过程总结了七个阶段,是一个认知能力不断升级的过程:初步建立概念 —> 积累和记忆知识 —> 梳理概念关系 —> 生成知识体系 —> 建立变化逻辑 —> 总结变化规律 —> 区分逻辑维度层次

第一阶段,在读书、看文章、交谈、培训等学习活动中,学习到一堆概念名词,开始对关键的基础概念名词建立印象和了解。

从“知识管理”到“知识生成”系列(1)——知识认知升级的七个阶段_第1张图片
一阶段示意图:建立基本概念

第二阶段,出于主动或者被动的驱动力,开始接触到相关领域的更多概念和信息,开始积累和记忆该领域中的知识。

此阶段有一个收集、沉淀、记忆、整理的过程,需要时间周期,如果能够刻意去掌握概念的起源,定义,边界和存在前提,这个学习时间周期可以大大缩短。

从“知识管理”到“知识生成”系列(1)——知识认知升级的七个阶段_第2张图片
二阶段示意图:积累知识

第三阶段,将分散的各个概念,梳理出来各自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通常有这些关系,要用心思考分辨后梳理清楚:

  • 换算关系
  • 因果关系
  • 比例关系
  • 相关关系
  • 层属关系
  • 对立关系
  • ……

在梳理概念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疑问或者反思,会进一步带动你产生思考或者研究解题的兴趣。通过概念之间的矛盾,开始辨别真伪,去伪存真,并伴随着知识资讯的更新、更正,淘汰掉陈旧概念或者伪概念。


从“知识管理”到“知识生成”系列(1)——知识认知升级的七个阶段_第3张图片
三阶段示意图:梳理概念关系

第四阶段,在理清楚概念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上,可逐渐生成自己所理解的一套知识体系。

可结合脑图形式进行知识体系图的绘制。


从“知识管理”到“知识生成”系列(1)——知识认知升级的七个阶段_第4张图片
四阶段示意图:生成知识体系

第五阶段,开始了解概念之间的顺序、流程、阶段等动态变化或者演化关系。根据产生变化的前提条件,归纳总结不同的情境类型,开始对情境进行分类。

从“知识管理”到“知识生成”系列(1)——知识认知升级的七个阶段_第5张图片
五阶段示意图:建立概念的变化逻辑

第六阶段,在不同情境之上,提炼各类变化的共性特征,也即是规律的总结;同时也总结不同情境下的变化结果。

从“知识管理”到“知识生成”系列(1)——知识认知升级的七个阶段_第6张图片
六阶段示意图:共性规律的总结

第七阶段,用规律解释不同现象,并找到规律解释不了的现象,尝试用不同的维度甚至世界观来理解这些特异现象,能够判断规律或者变化结果所存在的维度。

这里说的“维度”,有一点抽象,源于《三体》小说中的概念,指的是“升维”或者“降维”来看待行为和做法的意义和价值。不同维度世界中,规律或者规则的存在和适用性不同。“维度”与“前提条件”不是一个概念,“前提条件”还是同一个维度世界中的东西。
思维的认知水平能够区分“高维度”的逻辑、变化结果和“低维度”的逻辑、变化结果。“大”道理管“小”道理,“高维逻辑”秒杀“低维逻辑”。


从“知识管理”到“知识生成”系列(1)——知识认知升级的七个阶段_第7张图片
七阶段示意图:区分高低维逻辑

以上七个认知阶段是我个人目前的体会,后面更高段位的认知水平自己还暂时达不到,无法想象出来,随着智慧增长,以后能够触及更高境界时再做总结分享吧。


(注:此文甚是难写,认知能力属于思维意识层面的东西,非常精微抽象,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自己在特定情境下才能体会到的感觉,诉诸语言,往往词不达意。不过虽然表达得模糊懵懂,但是聊胜于无,先努力把现在的感受沉淀下来,日后段位涨上去了再做修正吧,也欢迎朋友们指点和斧正。
另外,“知识生成”这个话题确实极度重要,又是少有人涉猎的主题,我计划不吝浅薄,探索着撰写一系列文章,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留下几块垫脚石,作为给其他人进步的台阶。)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知识管理”到“知识生成”系列(1)——知识认知升级的七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