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碰到事情就说国人冷漠

别一碰到事情就说国人冷漠_第1张图片

01

最近,北京地铁男子辱骂两个女生的视频在微信和微博上疯传。

事情发生在北京地铁十号线上,两个创业推广扫码的姑娘与一男子起了争执,男子全程脏字不断,并抢夺姑娘的手机,到最后在列车门即将关闭时一把将姑娘推出车外。

关于视频男子我就不多说了,确实该骂。我今天主要是想为视频周边的围观群众辩护一下。

02

我看到很多媒体都在说他们冷漠,无情,面对如此情景竟然没一个人站出来。几乎所有舆论都在责怪他们,甚至有人说在现实中,但凡遇到任何仗义之言,拔刀相助的地方,国人就怂了。

对于这个情况,我只想说一句:“路人选择沉默无关乎道德,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别着急喷我,看过《影响力》这本书的都应该记得里面曾提到过一个心理学现象叫做“多元无知效应”,说得是当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人会很自然的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动来加以判断。他们会根据其他目击者的反应方式,得知事情到底够不够紧急。此时如果没有一个人采取行动,那么在社会认同原理的作用下,人们就会觉得这个事件没什么紧急的。

这是由两名纽约心理学教授比布·拉坦纳和约翰·达利为了解释“受害者迫切需要帮助,全体旁观者却无动于衷”所提出来的。其主要推论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果:

对紧急事件的受害者而言,“人越多越安全”的想法可能完全错误。跟一群人在场比起来,要是当时的旁观者只有一个,说不定急需救助者的生存概率会更大。

这两位教授的实验最后说明了一个事实:旁观者群体没能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他们无法确定他们所遇到的是紧急情况,也不确定自己是否需要采取行动。当他们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插手干预紧急事件,他们一定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这一研究的起因是源于一起凶杀案——基诺维斯事件

一名叫凯瑟琳·吉诺维斯的女人被一个男子杀死在大街上,她被杀的途中袭击者追上了她3次,整个过程大约35分钟。在这期间,她不停的大喊救命引得了38名邻居从窗户里观望,但是没有一个人动动手指打个电话报警。

事后新闻媒体也用了“冷漠”等字眼来谴责旁观者,所有舆论也说现代生活把人们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的人,他们面对同胞的困境表现的无情又麻木。看到这里,这起事件是不是跟国内很多起事件类似?即使不需要你出面见义勇为,哪怕你就躲在家里打个电话报警,却没有一个人这样做。

03

回到这起地铁事件本身,因为大家彼此都是陌生人,当我们置身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不熟悉彼此的反应,而当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的时候,我们就都会本能选择沉默。因此,潜在的紧急事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受害者也就倒了霉。

但是话说回来,用冷漠、麻木不仁等词语去解释这样的行为有没有错?答案是没有。因为你没办法证明它是错的。波普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不可证伪的理论并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它是错误的。”

当我们用那些险恶的词语来说明一个事件,并不能消除事件本身的危险性。当我们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受害者依然得不到帮助。而“多元无知效应”准确的告知了我们旁观者群体没能帮忙的具体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那么紧急事件中的受害者只要通过减少不确定的状态就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举个《影响力》中的例子:

作者在十字路口发生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作者和对方司机全都受了伤:对方司机倒在方向盘上昏迷不醒,作者想站在路上寻求帮助。但是周围的汽车无一例外的从他们身边开过去。最后他直接让一辆车的司机打电话报警,然后在向接着路过的第二辆车和第三辆车的司机寻求帮助。当他这样做了之后,这三位司机都很热情的帮了忙。而接下来,更多路过的司机也自发的停了车,去照看另一位受害者。

最后作者给出了建议:“在你需要紧急求助的时候,你的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的人注意到你的状况,搞清楚自己的责任。尽可能精准的说明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而不要旁观者自己判断,因为多元无知效应会让他们认为你的情况并不紧急。

04

网上总是流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不会站出来,诚然在国内确实违法成本比见义勇为成本低太多了,越来越多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但是,正如我前文所说,这些都是“不可证伪”的道理,这对你以后陷入危险境地没有任何帮助。

但是如果你牢记“多元无知效应”,你获取帮助的概率也将大不少。

沃尔特·李特曼说:“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人会想得太多。”所以,我们少一分舆论引导,多一分思考,别一碰到事情就说国人冷漠。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一碰到事情就说国人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