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读书笔记

图片发自App


        读《新课标解读》第三章第三节《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应用,获得自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工具,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外化形式。每一次课都应该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必须是切实和深刻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让他们愿意想、有得想、想充分。艺术是培养形象思维的最合适的课程。培养逻辑思维有两个途径,一是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二是学习形式逻辑的知识。 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写作。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第一,建立优质的语感;第二语言积累与应用;第三吸收外在思想和整理自己已有的知识。 语文课程必须把语言修养与思维品质的训练当成教学的自觉目标来追求。这也应当看成生存能力、发展能力、改造世界的能力。

        读《周国平经典的理由》愉快是基本标准 如果在做这些事情时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使它们由性情生活蜕变成了功利行为。毛姆说:你才是你所读的书对于你的价值的最后评定者。 凡是真正把读书当做享受的人,往往能够直抒己见,以读书为乐的人必有自己鲜明的好恶,而且对此心中坦荡,不屑讳言。 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我们便可以有把握地判断它是失败的。

     

图片发自App


读《孟浩然诗歌》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考试失意之作。一丘那是现在唯一可以安慰和疗伤的地方,三径要回归田园,但诗人内心有充满了矛盾,没有资金,穷困潦倒即使在田园又怎能好好的生活。接着又说那京城做官本来就不是自己的愿望,当然这也看出来,诗人此时穷困潦倒,心愿难成后的心灰意冷。听到了秋日蝉声,更是悲伤。 我们来体会一下诗人的心情,诗人有一颗到朝廷做官的心,也像一展自己的才华,可最终没能如愿。现在身上的盘缠已用尽,想归隐,可归隐的路都没有,那种走投无路的悲伤只有那秋日的蝉能明白。 读完这首诗,自己的人生中也有过类似的场景,自己的悲哀只有自己一个人明白,周遭的一切都不会因为你的悲哀有任何变化,你独自承担着,但也不要灰心,天边总有一颗星指引着你,坐过飞机的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在地上的时候觉得乌云密布,压抑、黑暗和失望笼罩着你,而当你飞到天上才发现,厚厚的云层上面是阳光。所以站的高,你才能看见事情的真相,千万不要被自己的狭隘认识所左右你的情绪,因为真相并不是你现在眼前所看到和感觉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1月10日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