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时代”婆婆(第七期主编课堂作业2)

第一次去老公家,还没出发,婆婆的电话就来了,询问老公想吃什么,她好准备;到家后,水果、茶、瓜子、糖统统装盘摆一溜,老公爱吃的菜摆了一大桌子,跟过节似的;砖墙围成的后院里,婆婆用枇杷树、核桃树隔成两半,树下搭了鸡棚,一半给鸡做活动场所,一半开垦成菜园子;前院有棵梧桐树,树下总是被收拾得很干净,周围的邻居们最喜欢到树下聚会聊天;期间,我还参加了一次当地的场面盛大的寺庙聚会,婆婆跟阿姨们一起负责做几十桌的斋菜。所以,婆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疼儿子、厨艺好、爱干净、勤快利索的传统主妇,团结邻居、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有个这么能干的婆婆,日子也是美滋滋啊。

不过,婆婆的一句“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让我多少心里有点打颤儿——要是我跟老公结婚了,婆婆会不会觉得我抢了他的儿子,视我为敌啊!电视剧里不就经常上演狗血的婆媳大战吗?要跟段位这么高的婆婆斗法,我还是先认输吧。

我把担心跟老公一说,他挑了挑眉毛,说,你放一百个心吧,我妈可不是那种一门心思拴儿子身上的老妇女,她是“新时代”女性,有自己的私生活,才没空跟你演大戏呢。我瘪瘪嘴,表示不信,引用网路用语反驳:婆婆和媳妇是天生的阶级敌人!

婚后,我们就回外省的工作岗位了。开始我还坚持了几个月定点给婆婆打个电话,问候下身体,后来太忙,有段时间就忘了。有一天晚上,竟然接到了婆婆的电话,我以为家里有什么事,结果婆婆开口就跟我道歉到,最近因为忙,没顾上给关心我,不知道我最近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听到这些话,我有些愣住了,按理说是我这个晚辈去问候长辈的,婆婆竟然说没给我打电话是她的错。

从老公那儿知道,婆婆迷上了广场舞,每天晚上必去,还专门在手机上下载了视频,一有空就琢磨舞步;又过了段时间,老公告诉我,婆婆所在的舞蹈队,参加了县里的广场舞比赛,获奖了,还上电视了。

某天我收到一个从厦门寄来的快递,正在努力搜索我最近买什么了,婆婆的电话就来了,问我钱包收到没,喜欢不?原来婆婆跟团去厦门旅游了,在商店里看到这个钱包漂亮精致,和我很配,就立马拿下并寄给我了。咦,到底谁才是亲生的啊,没给亲儿子买礼物,却有我的!

我提醒自己,不要被眼前的暂得“利益”冲昏了头脑,俗话说,远香近臭,毕竟现在隔得远,没和婆婆住一个屋檐下,所以矛盾没显现,要坚守“阶级阵线”、保持理智!

我完全赞同“婆婆是新时代女性”的说法,是我们单独相处了两周以后。

单位派我到成都接受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婆婆从老公那儿得知后,马上给我打来电话,说,最近她不忙了,正好可以给我做饭,陪陪我。一听这话,我心里忐忑了呀,毕竟不是亲妈,老公又不在,我觉得好尴尬啊!再者,家里有高龄的爷爷和外公,而公公都是早出晚归做生意的,丢下家里不管,来给我做饭,我受不起啊。

第二天,婆婆提着装了鸡蛋、青菜的篮子如约而至。每天,她早上六点准时起床,做好早饭,然后坐饭桌边等我收拾完了一起吃饭,并询问我晚上想吃什么,她好准备;中午我不回家,她就一个人随便吃点;晚上一进门,婆婆就让我洗手准备吃饭,吃完了也不让我收拾,说早出晚归的上班挺辛苦的,好好休息下。

好不容易盼着周末了,本该好好陪陪老人到周围逛逛的,可是我得复习准备考试。想着婆婆大老远的来给我做饭,人生地不熟的,每天我还没时间陪她,我感觉挺过意不去的,婆婆却安慰我道:“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就是讨人喜欢,我儿子福气怎么太好了,娶了个这么优秀的媳妇儿,你就好好学习吧,想吃什么,就给我说,我给你做!你不用管我,我一天也没闲着,每天楼下都有很多我的同龄人在跳舞、打球,我就跟他们一起跳会舞、打会羽毛球,现在我们都挺熟的,还加了微信好友约麻将呢。”

我在心里默默的对婆婆竖起了大拇指。这老太太,每天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恰到好处的,不对晚辈做过多要求,用两周的时间,靠自己的一张嘴和一条腿,硬是打听清楚了周围的公交车线路和地铁站名、菜市场里哪家的猪肉质量最好、哪家蔬菜最新鲜、哪个地方可以代缴水电费等等,还结识了一帮朋友。

无意间看到一句话,我们常常陷入跳跃性假设的思维里,不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就立刻得出结论。我想到了我对“婆婆”的认识不就是一种跳跃性假设吗——只要是中国的婆婆和媳妇的搭档,那就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因为婆婆的“我只有这一个儿子”这句话,我毫不犹豫将她归队到“阶级敌人”的行列。

我忽略了婆婆的后面还有一句“等以后儿子娶媳妇了,我又多了个闺女”。我做出跳跃性假设,“多个闺女”的话,不过是场面话说说而已,可是,婆婆却用行动告诉我,她真的拿我当女儿!我想起了是婆婆熬夜教我打麻将、陪我练牌技;我想起了婆婆学会用微信时,第一个红包就发给了我;我想起了每次回家前她打电话给儿子时,是先问的我想吃什么;我想起了她对儿子叮嘱要照顾好我的话,等等。

我们这些年轻人,老是自以为是,过去的老人,将儿子当做私有物品,处处为难儿媳以强调自己在儿子心中的重要性,显示自己的家庭地位;我的“新时代”婆婆,爱儿子,却不对儿子做精神“绑架”,还爱屋及乌的真心对待儿媳,将精力和时间用来跳舞、旅游、交朋友,把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新时代”婆婆(第七期主编课堂作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