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方面书和号,现在多得感觉无从下手。前阵子有老师重点推荐了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反复看了两次,觉得真是有启发。
我摘抄书中对我有指点意义,以及可以引发一些思路的部分章节和文字片段,记录下来,主要为了今后可以再重点回味。
一、了解孩子
1. 孩子是社会的产物,他最强烈的心理动机就是希望有归属感。孩子是否有安全感基于他有没有归属感,这是他的基本需求。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定位。
2. “他”通过观察和一次次行为的成功,去确定——“哦,这样能让我有归属感,这样能让我受到关注!”进而,形成他的行为基础。因此可以说,“他”的行为有目标导向。孩子们并不觉察和理解他们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如果问博比(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要乱踢,他肯定会很诚实地说他不知道。所有他用来寻找自身价值感的方法,都是他通过直觉找到的,并不是通过理智推断决定的。他会不断重复那些让他感受到自身价值和归属感的行为,而放弃让他感到不受关注和孤独的行为。根据这个指导,我们就会有引导孩子的方法。
3. 孩子是如何观察和思考的。孩子会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从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据此找到行为方向。孩子的天性就是他们的“内在环境”。通过一次次的经验(包括成功和失败),他们对自己的内在环境进行认知和调整,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遇到障碍或困难时,他们要么调整,要么放弃。孩子们在认知自己的内在环境时,同时也在和外部环境有交流。他察觉到自己微笑时,周围人给予他的表扬和鼓励;并发现,当他用微笑回应别人的微笑时,感到很愉悦。这样,他认知内在环境和协调外部环境的能力同时增强。同样道理,当他遇到阻碍,他可能会调整或放弃。
4.“外部环境”中影响性格特质的因素。第一个是家庭氛围。孩子通过与父母亲的关系,体验整个社会关系。他们吸收家庭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习惯,进而努力让自己符合这个家庭氛围的标准。第二个因素是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家庭成员间的特殊关系类似星座,每个星星都有其位置,星星之间又各有联系。每个人在“家庭星座”中所处的位置——他所扮演的角色——会对整个家庭的行为模式和子女的性格特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孩子们容易认为别人的位置比自己的好。比如当老大觉得老二对自己的地位造成了威胁时,他会认为有必要调整自己的内在环境,结果通常是要么选择放弃,要么在某些方面努力保持领先,以达到弥补或平衡。孩子们对自己排行重要性的认识,完全取决于他如何去理解每个人的家庭位置。童年的理解和决定,会留下终生印象。通常,大多数家庭都存在明显的竞争现象,尤其是老大和老二之间,他们会刺激对方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如果父母常用两个孩子作对比,误以为这个方法可以刺激孩子更加努力,实际上会更糟糕。老大在某个方面成功,老二就会把这个领域视为“被占领区”,转而发展完全相反的方面。(所以,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
5. 关于“塑造孩子特质”的书籍和理论很多——这样的理念里,孩子仿佛是块橡皮泥,大人的工作就是把他们塑造成符合社会标准的人。这是非常错误的理念。这个观念与事实正好相反,在我们知道之前,孩子就开始为自己、父母和周围环境塑造他们自己的特质。孩子是鲜活的,充满生命的个体,他们和大人有同等的力量,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孩子建立的每个关系都不尽相同,每个关系的特性都取决于这个关系中双方的互动和贡献。每个关系的变化也取决于这样的互动和对变化的反应。关系中的两者可能是大人与大人,可能是孩子与孩子,也可能是孩子与大人。发展这些人际关系时,孩子会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其中给自己定位。
6. 孩子对自己的位置判断和相应的反应,就像人类的创造力一样无限。敏感细心的父母可以观察家里的状况,并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对他所处的状况有什么想法和信念?”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容易想当然地把自己处在同样情况下的所想所为套用在孩子身上。现在,我们需要退后一步,客观地看看我们的孩子,他们是怎么处理自己的内在环境的?他们怎样进行调整?有没有过分调整?他们通过观察得出什么结论?他们给自己的定位对他们有什么意义?
二、关于鼓励
1. 鼓励是教养孩子最重要的部分。可能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鼓励。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个气馁的孩子。
2. 在孩子们眼里,大人们显得极度巨大、高效迅速、无所不能。当孩子有了这些感受,只有他们与生俱来的成长勇气支持者他们不放弃成长。孩子们的这种勇气太棒了!设想我们和一群巨人同处一室,我们能不能做到像孩子们那样持续给自己勇气?
3. 当一个幼儿自己穿上了鞋,我们却说,“你看,你把左右脚穿反了。”当小宝宝第一次尝试自己吃饭,结果把自己弄成大花脸,把餐椅、围兜和衣服都弄脏了,我们会大喊,“看你搞得这么脏!”然后把勺子从他手里拿过来,喂他吃。这些行为向孩子展示的,是他多么弱小无能,而我们多么聪明能干。当孩子通过拒绝张嘴吃饭来表达他的反抗和不满时,我们却对他生气。渐渐地,我们打碎了孩子想通过发展能力而为自己定位的意图。——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感受,孩子却因此受挫。
4.我们应学会将事情和人分开——“事情没成功是可以的”,“很遗憾结果没像你想象的那么理想”。我们要知道,每次的“失败”,只是孩子的经验和技巧还不够,完全与孩子的个人价值无关。这种“能够接受缺点的勇气”,大人和孩子都需要。没有这样的勇气,就会感到受挫和气馁。
5. 鼓励孩子,一半指的是避免羞辱或过度保护的行为,从而不会令他们气馁。另外一半指的是学会鼓励孩子。只要我们表达出对孩子勇气和自我认知信念的支持,我们就鼓励了孩子。我们需要细心观察,经常扪心自问,“我的这个方式,对我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影响?”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重点在于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人类从婴儿期开始,就需要通过成就来找到自己的定位。
6. 如何鼓励?
(例1:两姐妹成绩有差异,姐姐伊迪丝优于妹妹苏珊,妈妈鼓励妹妹,希望妹妹向姐姐学习,以姐姐为榜样)——要想鼓励苏珊,妈妈必须不再把伊迪丝当做她的榜样。所有的比较都是有害的。苏珊只能通过自己产生内在动力,而不是模仿伊迪丝。只有当妈妈表现出对苏珊的信心,才能够真正帮助她,否则,即使苏珊再努力,也是在迎合他人的期望。
(例2:乔治兴趣广泛,表现优异。自己在组装书架时,接近完工。妈妈希望他继续搭完,鼓励他搭的书架很可爱,做的很棒,而乔治却出乎意料大哭起来)——乔治有过度的雄心,他为自己设立了过高的目标,当妈妈赞美他时,他感到生气,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完美做完一件事,认为妈妈的赞美是在讥讽他。如果妈妈告诉他不必力求完美,只能加深他“ 没有人了解我”的想法。支持他过度雄心的行为和支持他自行努力失败的举动,都会增强他的挫败感。乔治需要将他的关注从“做出完美的成就感”转移到“做出贡献的满足感”上。乔治的完美主义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很可能与父母有关。可能父母一方或双方标准过高,他们可能嘴上跟乔治说“不必力求完美”,而自己的行为却否定了这个说法。这个家庭中,父母需要与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好到什么样是足够好?妈妈与其赞美乔治,不如跟他说,“我看到你对组装书架有兴趣”更有效。
7. 一个欺侮弱者的孩子,通常是个气馁的孩子。他认定,只有当一个人显得很厉害很权威,才是有价值的。他是气馁,不是没规矩,更不是怀着恶意。我们必须把行为和行为者分开。我们必须理解,不良行为是内心气馁的错误表现。
(例3:妈妈带沃利去串门,沃利捉弄邻居家的小妹妹,把她弄哭了)——如果沃利的妈妈能够避免当面指出沃利的不良行为,那么对沃利自信心的打击会减少一半。如果她能够接纳虽然沃利有不良行为,但他仍然是个宝贝孩子,那她就容易在不纵容他的不良行为的前提下,给予沃利鼓励。当她表示沃利可以犯错误,那么她就同时将“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心交还给沃利,并且能够让他学会承担后果。当她建议沃利“准备好了再去串门”时,她同时也表达了对沃利能够改善自己行为的信心,沃利的心情会好转,也会想要再次去拜访邻居。
没有人能在脆弱中成长,成长需要力量和坚强。谦虚承认自己会犯错,这并不影响你的个人价值,这会对你保持勇气非常有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的是进步,而不是完美。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在向前迈进。每一次向前迈进,又成为鼓励自己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