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3湖南师大培训心得(1)

2018年3月受聘为我市第二届兼职教研员,我一直苦于如何去协助教研室做好工作。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和本校其他几位兼职教研员参加了宁国市教研员(兼职教研员)的培训活动,12月19日-24日,为期六天的湖南师范大学培训之路,我们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走着。

简洁的开班仪式

第一天上午,首先举行了开班仪式,湖南师大信息学院副院长余小莉致欢迎词,在厐主任和潘书记的讲话后,我作为学员代表做表态发言,内容有对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的感激与期待,还有对今天工作的承诺与展望。

特别感谢有这样一个学习知识、交流思想、提高素质的良好机会。我们奋战在教育一线的老师,常有“三不三可能”的说法:不缺乏对教育实际的感性认识,但可能缺少对教育的理性思考;不缺乏教学上具体的管理方法,但可能缺少管理的艺术能力;不缺乏对工作的激情与信念,但可能缺少对工作的定位与创新。“三不”是我们工作的优势,而所有“可能”正制约着我们工作的开展乃至教育的发展。

此次培训,恰似冬日里的一股暖流,一定能让我们每个学员开阔视野、找到差距,找准方向。我们一定会珍惜培训机会,做好角色转换,强化纪律观念,记好学习笔记,按时并高质量地完成老师的作业以及各项学习任务。更要勤学善思,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我们平时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达学以致用之效。

来到湖南师范大学,我注意到了校门口大石头上的刻印的校训:仁爱精勤。其主要内涵是倡导师范仁道,追求高尚;倡导爱人以德,追求和谐;倡导研精思覃,追求真理;倡导勤奋踏实,追求卓越。培训期间,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当做湖南师大的一份子,一定要谨记校训,现在和将来都要努力追求高尚、和谐、真理和卓越。而身为兼职教研员,我们不仅要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还要保质保量完成市教研室布置的各项工作,同时群策群力为宁国教育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家讲座一:陈牛则教授告诉我们“要把做学问当习惯”

《做学问,成为骨干教师的一种习惯》,是我们的第一场讲座,来自湖南师大教科院陈牛则教授特别注重培训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开场,一个关于“中小学教师科研障碍”的问题,激起大家对现实科研现状的思索。

“能不能、可不可、愿不愿、会不会、知不知、够不够”这些都是教师开展科研的障碍。但是,我们更要清楚的明白,这些问题对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并不构成真正障碍。“有潜能(教师身上本来就不缺少研究的“基因”,缺少的只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机制)、在教学中研究(研究与教学之间共生互补;教室是教室天然的实验室;教学实践为研究提供具体观察情境)、研是有效的学(提高教学研究技能途径有三:阅读:理论;合作:同行;成为研究者: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是关键)”这也是我们中小学教师所具有的独特优势。陈教授特别提到“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搞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要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是关键。

如果让你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达“学习的标志性特征是什么?”,你会怎么说?

提高、丰富都可以,而“改变”一词最浓缩!

如何改变?一是要“阅读”,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关于阅读的四境界,也让我深有感触。首先是“楼外楼”,这是浅层次的阅读,满足的是感官需求,这让我想到了学生喜欢阅读的网络小说以及一些动漫作品,他们往往满足于浅显的语言表达,获得的只是一时的感官需求;第二是“山外山”,这时是登高望远,有点超然;第三是“人外人”,阅读要进行有深度的阅读,有思想有阅历,回归人的本质;第四是“圣外圣”,做到"因阅读而厚重,因厚重而思考,因思考而行动,因行动而创造,因创造而永恒。"。

为了改变,我们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方式,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改变啊。

2018-12-23湖南师大培训心得(1)_第1张图片
你是哪一类的学习者呢?

教师该如何做科研呢?是需要有载体的,课题和论文是最常用的载体。如何做课题?怎样写论文?都有方法可循,有步骤可走的。

专家讲座结束时,送给大家一句话:奔跑在教育科研路上,回头有科研故事,低头有坚定脚步,抬头有清晰目标。为奔跑在教育科研路上的优秀教师们叫好!

我也为大家的坚持叫好!谢谢我们一直相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2-23湖南师大培训心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