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国家级非遗——儋州调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儋州人来说,不会说儋州话真的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不过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我出生的小镇虽然是处于儋州地域,但是因为靠近临高,绝大部分居民都是说临高话,还夹杂着说客家话,这也导致了我直到去那大镇(儋州市政府所在地)读书才开始真正接触儋州话,学会那么一点儋州话。但我开始知道调声的时候,是我还在小学的时候,而调声又是用儋州话来唱的,跟我之前说的有点矛盾?其实不然,往后看便知。

说到儋州调声,不是海南人甚至不是儋州人都会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作为2006年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儋州调声来说,过了十多年知名度还这么低,感觉有点凉凉,但对于儋州人来说还是很自豪的。先来官方点简要介绍一下儋州调声:儋州调声是从儋州民歌活动中演变过来的。它最初产生在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北部洋浦特区、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传统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中国民间文化优秀遗产。通俗点说就是男女分两队手牵着手,用儋州话对唱情歌山歌。

记忆中的国家级非遗——儋州调声_第1张图片
男女调声

儋州调声在我记忆中最早出现是在我小学的时候,据说是为了弘扬儋州调声艺术,当时整个儋州市每到中秋节都会在体育广场举办隆重的儋州调声艺术节,真的是非常隆重。当时有几十只调声队伍聚集在体育广场,有从下面各镇来的群众队伍,还有儋州各个中学高中生队伍,好不热闹(当时还小不知道,还是看当时的录像才知道的)。记忆最深刻的不知道是零几年了,就记得那年中秋节在国庆的假期中,我和表姑还有几个住在我家附近的朋友一块走路去体育广场(距离我家大概3、4公里)说是去看调声。当时大家一块走过去,到了体育广场后一点也不觉得累,就是喜欢凑热闹。走到体育广场后,那时体育广场门口已经挺慢了车,人山人海,天空各种有绳绑着的大气球,气球还挂着各种带字的竖幅。我们想挤进去看看的,无奈人实在太多,没有进到内场,就在门口听个声,其实当时我真没注意听,也听不懂。最后,大家在体育广场转了转,我记得当时我买了一串糖葫芦就离开体育广场了。其实,说穿了我当时就是去感受一下中秋节热闹气氛,并没有过多的在意调声还是其他什么表演。就这样结束了我与调声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之后很久都没有近距离接触调声,虽然是在二中上的初中,同学挺多会调声的,但一直没有表演调声类型的节目,同学也没调声,自己上初中之后中秋节也没去看过调声表演,直到上了高中。

我的高中时考上了一中,算是儋州最好的高中了,而我幸运的又上了当时的重点班之一。刚上高一的时候,恰巧遇上了儋州要举办首届东坡文化节,而作为儋州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儋州调声,绝对是要出现在东坡文化节的的表演上的。当然,上台表演的是专业的调声队,但当时文化节活动有个节目就是和前来的游客一起调声,教他们调声,带动他们一块儿动起来。而且记得当时号称要万人一起同时调声,所以市政府就调动了儋州的各高中学生一起参与进来。一中优先选择了重点班的学生,我也幸运的再次与调声邂逅。记忆中,每天下午上完两节课,就由音乐老师带着大家在教学楼和校门口中间的广场上练习调声。基本是十个人一个小队伍,大家小手指勾着小手指,看着前面的音乐老师,练习起跟着音乐如何摆动身体,还有单独的教唱调声,不过调声需要会说儋州话,包括我有一部分人是不会说儋州话的,所以在唱方面也没要求这么严格。每天练习基本两个小时左右,经常到太黑才结束,练习了近一个月时间这才基本合格,说实话当初我是觉得挺累的,不过学到调声的很多东西还是很值的。练习完没两天就到了东坡节的开幕式,我们便匆匆忙忙的去文化广场那里表演了,还好没出什么状况,圆满结束,来的嘉宾和游客都很高兴。这一次邂逅调声,我对调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过随着上大学至今也基本忘光了。

记忆中的国家级非遗——儋州调声_第2张图片
号称万人调声

与儋州调声从相识到相熟再到陌生,或许是我不太热爱调声造成的,但调声在儋州还是非常的受欢迎,并没有像很多非遗那样渐渐沉寂下去,或许是因为调声属于声乐类的非遗,方便传唱,利于流传下去。而且本地政府重视儋州调声弘扬,每年中秋节或者是一些大节日或活动都会有调声表演,这也有利于儋州调声不断发展下去。曾经调声大都是中年以上男女的表演,现在更多的是青年男女,真诚希望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级非遗,能永远传承下去。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来源:www.shouyuan999.com,欢迎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中的国家级非遗——儋州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