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回老家过年——五“新”经历(连载十二)

【原创】回老家过年——五“新”经历(连载十二)

文/步云天行    2019.03.22


                          五“新”经历

摆在我面前的回家的路有三条:一条最短的,一条最美的,一条新修的。最短的路是经清连高速,它最靠左,最美的路是经乐广高速,它处中间,新修的路是经武广高速,它最靠右。我最终选择了最短的路,一则它是最短,期望花的时间也最短;二则考虑是初一的缘故,路上没有多少人和车;三则这是一条我曾经走过的路,路的印象大约不太记得,但那次经历却刻骨铭心。自从买车以后,算这次在内,我是第三次开车回老家,第一次走的就是这条路。

那是2014年的新春,我和家属回去结婚,车是新买的,我又是新手,路也是陌生的,可以说我是五“新”上路。家属同学鉴于此,专门退掉了回老家的火车票,跟着我们同车回家,给我们当向导和司机,以便路上有所照应。

那是一次艰难而漫长的回家过程。早上五点半出门,到下午四点半,共11个小时,还没有驶出广州。那年全国的天气都出奇的好,太阳好像特别眷顾中国的春节,气温也比往年高了十几度,我们当时穿的都特别的清爽。那时高铁不是很密集,加之晴朗而温暖的天气,使得人们都愿意选择开车回家。

北去两湖、西指川渝的车,鲶鱼咬尾似的从深圳、惠州等地涌来,广州顿时成了一个“堰塞湖”,十几条麻绳似的车道在“羊城”瞬间被捆成了几条,扎成了一个“葫芦”。天色暗下来时,无尽的车流闪着红屁股灯,犹如一条条火红的巨龙盘卧在山岭之间,偶尔翻翻身,丝毫没有腾飞的迹象。

也许是希望彻底变成了绝望,人们反而变得更加悠闲。坐车人开始下车,有的站在路中间的隔离带上,手比划着前后眺目远望,有的跳起了广场舞、唱起了卡拉OK,有的聚在一堆说说笑笑,有的三三两两往前散步,这时才真正感觉到“人比车快”的优越感啊。这情景最苦的就是开车人,他们可不能离开方向盘,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驾车往前溜个几步。只是这时他们不那么规矩地开车了,叼着烟,嚼着槟榔,喝着红牛,伸伸懒腰,原地扭扭屁股,挣着点滴时间放松疲惫的身体。“谁苦谁知道呢?”

在这五颜六色的车流中间,一群不辞辛苦的“小蜜蜂”飞舞了起来,一会儿落在了这朵红花上,一会儿又从这朵白花起飞。他们就是这群可爱的交通警察。他们身穿绿色的反光服,骑着摩托来回穿梭着,扩音器反复播放:“前方交通拥堵,请稍安勿躁。我们这边备足了饮用水和方便面,可自行取用。”

【原创】回老家过年——五“新”经历(连载十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出发时采用的是百度导航,进了广州地界时,拥堵的颜色慢慢从黄变成了红,甚至是深红了。等了好久,深红变成黄后,“度娘”引导我们到了一个匝道,匝道口却被交警关闭了,说是前方车流太多了,临时交通管制。我们只能一直往前开,广州的立交桥多,匝道也多,一不小心上错道,就会陷入五里雾中,不知下个路口在哪里。我们兜兜转转,最终转晕了自己,也转晕了“度娘”。

我干脆在一个路边停了下来,清醒下头脑,活动下筋骨,商量着下一步怎么办?家属的同学在一旁说:“开长途车尤其是拥堵时,新手看导航,老手看路牌,但对于过年,都不好使,最好是看车队。”我起初对他的话将信将疑,以为他不善于利用高科技,结果接下来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他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老司机。你就跟着车流开,他们对周围路段熟。”我们在广州市内放弃了高科技,最终选择了“老司机带带我”,一会儿上高速,一会儿下高速,一会儿沥青路,一会儿水泥路。我就紧咬着几辆粤A、粤B的车不放,我说:“万一他们不是北上的,怎么办?”他说:“这个时候了,他们还跟你们这些外地车瞎转悠,若不是回老家的话,早就喝茶去了。”他说的话似乎有些道理。

出了广州后,“葫芦口”慢慢扩大,车流也逐渐稀松起来,这时我又请出了“度娘”,在她的美妙声音陪伴下,我们驶过了白天黑夜,终于在晚上十点钟达到了衡阳。八百公里路程,最终变成了十七个小时的难忘回忆。

这就是我的五“新”经历,也许是受了高科技的影响,也许是为了回老家看父母的急迫,总期望选择一条“两点一线”的最短路。但世上哪有什么最短的路呢?大家都觉得短,走的车自然就多了,路就慢慢变长了。这次我依然选择的是最短的路,只是同行的人变成了父母和大宝,我也变成了老司机,老手带老人,走着那老路,也许会有那么一点点新意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回老家过年——五“新”经历(连载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