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潺潺 拂过十年(1)

我想掬一把晨露斟给你喝

我想录一首愁思放给你听

我想写一篇日记锁进时光

那些心事,那些过往,那些曾经哭过笑过的青春

通通让时光念给你听


小溪潺潺 拂过十年(1)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跟着爸妈来下沙定居已经是我12岁时,这个年纪已经可以记住很多事情了。现在想起来2004年应该是我们家翻天覆地的一年了,做出了当时旁人所不能理解的决定,13年后的今天转头来看,对于13年前的决定,对我来说是幸福的。现在的下沙灯光流彩,大学城里洋溢着青春,工业区里充满了理想,俨然我也总是以下沙人自居,如果真要较真的话,无论户口本还是身份证上,我都应该算是下沙人了,至少是新下沙人。

      说说来下沙的背景,当时爸爸刚刚从部队转业,曾经的空28师,现在的空28旅,爸妈的青春和我的童年都是在笕桥机场度过的。不过部队是个现实的地方,即使能力再大,即使还想留下,一旦最后一道命令下达,那就是脱掉军装,然后将这份记忆永远的封存在心里。转业以后爸爸去了西湖区公安分局,从部队到地方上,老爸过的特别不容易吧,一方面是角色的转换,部队里讲究令行禁止,地方上讲究圆滑处事。另一方面,就是我面临了一个没人管的境地。妈妈当时在市里的医院过的也不算很愉快,为了随军和我爸爸一起来杭州,妈妈辞掉了宜宾医院的铁饭碗陪我爸爸一起重新来过,当时的杭州还是很排外的,可见一个四川人在抱团成风的杭州医院过的得多难受,应该是被排挤的很厉害的。恰恰在这个时候,杭州成立了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时候妈妈展示了魄力,她毅然决然的通过了下沙的人才引进,跳槽到了下沙医院。现在懂事以后看到妈妈的成就,由衷的佩服妈妈,不客气的说,是因为妈妈的决定,才让我们家的生活慢慢走上了正轨。

      一开始到下沙是很苦的,没有房子是外地人到杭州最无奈的事情,虽然单位分了房子给妈妈,可是还处在装修阶段,我们一家无奈住在医院的单身宿舍,爸妈住一间,我住一间,晚上的医院其实还是可怕的,尤其是一个人睡一个巨大的黑暗的房间,以至于我现在一直觉得,我怕黑是那个时候留下的阴影。

      暑假我们一家一直在犹豫是继续在绿城育华读书还是回来下沙中学读书。通过3点考虑,我最终自己拍板留在下沙读书。第一:当时小学毕业,通过摇号上的绿城育华,然后发现对于当时我的家庭来说,是有点贵的,现在想想还好是摇号上了绿城育华,如果当时没摇上直升了杭十中的话,可能就一直在市里读书了,根本没有可能到下沙来。第二:在绿城育华我是真的有点迷失了,看着同学家里都感觉很有钱的样子,内心其实是自卑的,以至于我特别想逃离这个学校,按照偶像剧里的段子就是,老子只想过简简单单的生活,为什么要让我来这个贵族学校被鄙视。第三:心里奔溃,成绩非常差,应该是年级最后100内的,所以觉得还是没有必要留在这个学校了。至于为什么犹豫来下沙中学读书,主要是因为绿城育华是私立中学,在当时落后的下沙,私立学校的学籍是不被承认的,无论学校多少贵族。意思就是,需要重新读一遍初一,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比同届的同学大一年的原因,开始我还特别在意这个事情,后来真的去读书了才发现,这个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在下沙中学,除了本地同学按部就班的升学外,外地的同学什么年纪的都有。最变态是当时我的同桌,一个姑娘,居然已经18岁了,无法想象,但是等到初二的时候,她就不读书了,后来就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了,同桌,希望你现在一切都好。

        经过上诉的事情后,我真正入学的时间也晚了,现在准确的时间已经记不得了,反正就是比他们要晚一点。对于学校的印象,说实话第一感觉是不好的,因为我自然而然的会和育华做比较,所以感觉很破,一个字,干!乒乓球桌居然还是石头的做的,篮板是木头做的,球场是水泥地,足球场是泥地,简直刷新了我的三观,体育场和教学区过度地带有个吊炸天的厕所,听说有30年的历史了,简直就是镇校之宝般的存在。 不过在下沙中学有一个好处,我家就在对面,医院和学校对面对修,也是下沙的创举,厉害了 我的下沙。 当时下沙镇就一条街,洗剪吹吃饭购物都在这条路上,简直就是城东cbd的既视感,不过我一般不去逛街,主要是剪头发和吃饭的时候去溜达一下。

          还记得第一天入学特别有喜感,我误以为我是去读初二的,在新生登记完以后,那个老师和我说2班,我就大摇大摆的去了初二2班,自己自来熟的找了一个空位置坐下,还鬼使神差的上了一节课。结果悲剧了,因为我没去初一2班报道,班主任找了新生办,新生办找到了一脸闷逼的我,然后我在大家一脸闷逼的情况下走出教室,去了初一。

          最后还算是正常入学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溪潺潺 拂过十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