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得让人听得进

昨天听了一下午的子公司案例大赛的现场PK,各路选手抖擞精神把一个多月以来静心准备的本公司的案例做展示,希望能够打动二十多位评委的心,能给自己一个高分,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好成绩。当然,既然是比赛就一定有胜利者和落败者,在年底这么繁忙的时段,大家挤出休息时间参与比赛,个个都是胜利者。况且,参赛选手不仅仅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创作团队,还有直接领导和分管领导甚至公司一把手的参与,因此,所谓令旗一举三军齐发,体现了联想大家庭紧密团结的文化氛围。

我因为承担了为选手点评的重任,所以之前把参赛选手的书面案例正文认真读了好几遍,因为9月我刚完成了联想控股中层管理者“人的管理”的大案例,所以团队认为我对案例有一些心得,因此让从专业角度给予选手一些点赞和反馈。如果我仅仅是一个参与者,坐在底下有一搭没一搭听一耳朵,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话题了。我都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而且还坐在第一排,选手的微表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可是,我得坦白地说,不少选手上去讲8分钟,我很多时候是听不进去的,不是我态度不好,还真的努力再努力,还是没能听进去。为什么?我想今天就说说这个事情。

1、激发兴趣和感同身受。绝大部分选手上来都是介绍自己和公司,然后就描述案例正文(通常有3000-4000字)的核心内容。一共8分钟,可想而知,这样的描述会极为浓缩,一旦浓缩,就意味着很多上下文的来龙去脉就不可能介绍得面面俱到严丝合缝了。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上来平铺直叙地开场介绍,没有第一时间将观众带入到问题的场景中。做培训的都知道,让学员心甘情愿地跟着课程节奏走,一定是每个环节尤其是开场环节,一定要让学员感觉到“痛”,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我要认真去听你讲呢?你讲的这个事情跟我有啥关系呢?我听了之后对自己的工作有哪些借鉴呢?其实道理都是相同的,如果不能抓住用户痛点,很难成就一个好产品。一上来如果不能激发观众的兴趣,那么无论后面讲什么,都很难让大家投入进去。

2、结构清晰标准一致。作为组委会的一员,我大赛前跟对接的企业把参赛案例文本和案例演讲的要求和标准沟通了好几次,尤其是最后看到大家提交的内容后,还分别点对点各沟通了一个小时。沟通的内容就是结构、逻辑和评分标准。沟通结束时,我从对方的反馈中能感觉到核心信息都收到了。于是,我也就放心地期待结果呈现了。但是,到了现场发现大家呈现的内容还是结构多样五花八门,更不用说按照标准来组织内容了。因此,我现场就比较尴尬,因为我无法按照大赛的统一的评判标准来点评。我估计对那么多打分的评委估计这也是一个困惑:不按理出牌,我们咋判断大小输赢呢?一旦呈现时背离了当初的约定,就增加了我现场倾听的难度:毕竟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沟通,而是有约在先的比赛,我听不到我关心的评价维度,心里总是在期待和搜索甚至需要讲大家讲的内容转化到我的评价框架中。这就把自己搞累了,沟通一旦需要大脑全面投入去分析和判断,不是那种对上节奏的感觉,难免有时候就会走神了,一走神,信息密度又那么大,后面讲什么就跟不上了。

3、轻重缓急干货洞见。8分钟的展示真是非常挑战的事情,究竟讲什么不讲什么,哪些重点讲哪些一带而过,哪些是大家特别爱听会有收获的哪些都是soso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在提前想清楚,把内容和时间排布好,那么到了现场一紧张,基本上就信马由缰,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了。有好几个选手挺遗憾,看PPT内容准备得特别好,可是讲了外围的情况没有进入核心就没时间了。表面看,似乎是经验不足、现场紧张、时间分配不合理,在我看来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抓住本质,然后从本质延展开去介绍内容。这还是暴露出一个共性问题:还是不怎么会总结提炼,无法做到一眼看到底,讲最有感触的洞见带给大家冲击。

4、心里有事烦躁不安。说完选手的问题,我想昨天的情景中,还有一个因素跟我自己有关。我需要在选手讲完之后进行点评,所以,我在听的时候,一半在听一半在构思自己一会儿要说什么,一心二用,这就不是一个良好的倾听状态了,再加上选手无法调动、不合标准、缺乏洞见,我听不进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不会将不会听,看起来挺热闹,估计也就只有选手全情投入,观众也都觉得soso吧。

之所以今天要做这样的反思,因为这个项目后续还是要认真复盘,召集了那么人来参与,大家也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肯定首先在组委会的工作做得不够细,比如参赛前对选手的辅导远远不够,现场的效果就无法保证,一来二去,这个平台型活动对大家的吸引力就会削弱,以后都要刷脸才能让大家来参与,就没有意思了。️想清楚

你可能感兴趣的:(讲得让人听得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