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

豆瓣正在成为中国最大的书籍、电影评价平台,很多人看电影、看书之前都喜欢先在豆瓣上查一查,看看评分,再决定是不是要把自己的时间消费在这部电影、这本书之上。甚至连许多电影公众号推送的内容标题都是“豆瓣X.X分,这部。。。怎样”,足见豆瓣在电影评论中的重要性。

上面这句话,我用了一个褒贬性含混不清的的词——“最大”。最大有两种含义,一个是使用人数最多,另一个是最权威。这两点是相冲突的,使用人数多,就意味着平均人口素质、审美品位的下降,自然权威性也就无法保障。但要维持公司的运转,也必须要让用户数量维持在一定数量上。

所以豆瓣评分的使用方法是有必要聊一聊的。

跪舔文艺片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1张图片

查电影的时候最先看到的一般是一些基本信息,导演、编剧、主演、类型、国家、语言、上映时间、片场、简介等内容,导演和演员的力量自然不必说,好导演好演员的票房号召力不是吹的。

上映时间和类别也是很有用的内容。豆瓣是个文艺青年聚集地,所以更中意文艺片,对待商业片的标准相对苛刻一点。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2张图片

比如姜文大哥的《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比较晦涩的文艺片,全篇魔幻现实风,包含大量的隐喻。在豆瓣上居然收获了7.9分,2016年最佳特效《奇异博士》也只有7.8分。豆瓣的评论当中,很多给高分的人说看不看得懂是智商问题,而不是电影的问题,却也没给出自己的理解,甚至两个同样给5星的人,居然出现了相反的理解。

很多文艺片是导演自己的小心思,隐喻啊之类的东西,很多是导演自己的符号,生硬的解读反而会觉得牵强。

这里不乏一些经典片,我说的就是那种在豆瓣TOP250里拍前几十名的影片。比如《霸王别姬》,基本上是个中国人都喜欢,没看过霸王别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中国电影。绝大多数人所谓的喜欢就是看完之后觉得若有所思,感觉挺长的,挺史诗的。

同学给我讲艺考时的趣事,面试老师问一位同学。

“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霸王别姬》”

“那你说说小豆子挨打的时候一共挨了几下?”

“。。。”

“这都不知道你还喜欢《霸王别姬》?旁边那个同学回答一下段小楼的扮演者是谁?”

最后这一组只有回答“张丰毅”的那个同学通过了。

有人说,名著就是没人读但所有人都说好的书,那经典电影就是所有人都说好但说不出来哪里好的电影。

喜欢看老片的人们应该有这样的体会,花了两个小时好不容易看完一部节奏超慢的老片,结果发现自己完全无法理解豆瓣上的超高评分,然而又不好意思评一个太低的分数,显得自己很low。

这就是豆瓣对文艺片的执念和经典片的固化。

(最近公众号“影单来了”开了二条,推送内容是“共看经典”,感兴趣的出门左转)

崇洋媚外的中国人啊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3张图片

从豆瓣和IMBD的对比当中我们能看出中国影迷还是有点崇洋媚外的。毕竟作为一种和欧美截然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我们很难客观地看待自己。

我找出了几部豆瓣评分和IMDB评分相差比较大的电影,有的是豆瓣评分低于IMDB的,以中国风的大片为主。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4张图片

有的是豆瓣评分高于IMDB评分的,这些主要是国外的大片、动画电影,其中就包括《怦然星动》这个所谓的经典。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5张图片

这就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长城》,在中国国内闹得沸沸扬扬,影评人一片骂声,甚至连人民日报都撰文批评豆瓣。不论是中国电影还是美国大片,如果我们尽量摘掉文化的眼镜,让电影回归电影本身,是不是能得到更合理的评分呢?

在这里可以跟大家推荐一个小程序,是目前最大的电影公众号“毒舌电影”开发的“毒舌电影社区”,上面的评分包含豆瓣、烂番茄、IMDB、Metascore四个评分。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6张图片

所谓“五颗星”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7张图片

其实在我看来,豆瓣的一到五星不只是从低到高越来越好的意思,豆瓣APP也给了每颗星星对应的名字,分别是极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8张图片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9张图片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10张图片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11张图片
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_第12张图片

值得一说的是三星、四星、五星。

我发现人们对三星评价的定义是最不同的,有的人按照三星是“还行”来打分,有的人按照三星是“一般”来打分。

虽然看起来差不多都是“中不溜”的意思,但如果我们说“还行”,下一句接的是“可以去看看”,如果我们说“一般”,更倾向于“看不看都行”。

所以有的人评分标准比较高,有的人评分标准比较低,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点。

四星和五星,对应的评价不是“挺好”和“忒好”,而是“推荐”和“力荐”。比如2016年十一档的《湄公河行动》,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本身没有那么好,如果按照十分制来评分的话我可能会评7分,但我希望更多人来看这部片,应为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到边境缉毒警察的工作环境有多么恶劣,所以我“推荐”或“力荐”这部电影,打出四星或五星。

每个人对好片的定义不一样,而“推荐”和“力荐”就是把我觉得好的电影推荐给别人,如果你觉得一般甚至很烂,没关系,这只是我的一次推荐。从这个角度来看豆瓣评分,就不会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了。

说到底,评分是个人喜好问题,没有高低没有对错,只有用心和不用心。都说自古文人相轻,其实如今互联网上的电影评论也是这样的,喜欢商业片的说喜欢文艺片的装逼,喜欢文艺片的说喜欢商业片的太LOW,其实这样的“鄙视链”是不成立的。

但并不是说因此评分就没有意义了,比如同样是搞笑,某两部由某张姓情感作家的书籍改编的电影,就好像有制片人在电影后面跟观众说,你们快笑啊。而韩寒的《乘风破浪》就让人笑得不尴尬。

一部电影是用心还是堆砌元素,是自相矛盾还是思维缜密,是重复还是创造,是迎合还是自说自话,才是衡量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今天起,不被豆瓣评分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