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啃老

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啃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

近日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帖子,是一个男生和女友分手后的吐槽。

他和女友介绍认识,因为不能接受女友消费方式,和其沟通婚后降低消费层次,女友觉得和其结婚后会降低生活质量提出分手,并和介绍人说男生太小气。

男生被介绍人损了后,心里气不过,本想在公共论坛吐槽求得安慰,结果却出乎意料,除了个别认为俩人消费观不一致,确实不合适在一起外,多数都认为这男生管得太多,就是小气。

男生也很委屈,女友一月挣4000,花1万,这消费观就是有问题嘛。可女友还说自己又没啃老,自己赚钱自己花,她的消费很正常。

网友指出人家女生有父母贴补,你怕什么呢?

男生觉得结婚后总不能还要父母的钱吧?自己可养不起。于是被骂了。

在评论里有一条引起了我的注意:

首先你要搞清楚什么叫啃老好吗?他父母愿意给他,他家也给得起这叫啃老?这是父母的爱!如果他父母穷给不起,他还要求多,这才叫啃老,麻烦弄清楚。

突然发现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啃老?

向父母提过分要求的才叫啃老。

于是网友认为帖子中的姑娘月薪4000,却过着年消费12万的生活不叫啃老,这样的生活状态无须改变。

原来只要有收入就是独立自主,即使花销超过收入,即使这些花销是父母资助的。

只要父母给得起就不叫啃老。

-2-

据统计,在中国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不工作靠着父母养。这些人明明有谋生能力却因为"辛苦"、"累"等借口不去工作,靠父母来养活。这些人是妥妥的啃老族。

是不是有工作就不算啃老呢?从统计数据上看实际上有65%的家庭都有啃老问题。

自己收入不高,但生活档次却不低。甚至很多子女成家之后,依然需要父母每个月给出一定的生活费。

还有人觉得大城市生活太难了,现在房价这么高,哪个年轻人买房不得靠父母支持。

房价不断在走高,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助父母的钱买房,比自己收入高了再买房可以省很多钱,个人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事业。

甚至求学也一样,本科毕业再读研究生,或许让父母再多花些钱,但都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

这是借父母之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个人发展的好,以后也能更好地回报父母,能把钱还给父母。

但如果将父母攒了几十年的养老钱拿出来后,还要再让父母帮着还房贷,甚至需要父母老而不退,省吃俭用,这不叫啃老叫什么呢?

-3-

2016年冬至,郑州公交员工为环卫工们送饺子,其中,一名环卫工大爷突然哭了。

原来,大爷每月工资仅有2120元,却要拿出2000元给儿子还房贷。后来记者找到这位老人,问他吃一碗饺子为什么那么感动,他哽咽着说,没有好好吃过一顿这么好的饭。

而这样的例子却并不鲜见。

女演员张少华80岁高龄依然没有退休,她曾在节目中说过,自己挣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帮儿子把100平米楼房的贷款还上。

基本上每个父母都是心甘情愿地为子女做这些,他们省吃俭用,希望能帮子女减少压力。

郑州的那位大爷,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来到郑州当环卫工,不光自己,老伴做保洁的收入也都给了儿子,并在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是自愿的,孩子很孝顺。

张少华也说为了弥补从小对孩子缺失的母爱,也希望减轻孩子的负担。

他们都是爱孩子的,也的确是自愿帮子女做这些的,但是让父母老而不退或者节衣缩食去帮自己还房贷,这些要求真的不算过分吗?

父母贴补子女固然是父母拳拳爱子之心,但不应该成为理所当然的借口。

-4-

排除个别拿孩子当摇钱树的父母外,天底下的父母对子女都是恨不得倾其所有。

除非大钱实在拿不出来了,子女给父母要钱,他们是不会拒绝的。

对于经济条件好、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讲,父母愿意给,这当然不是问题。但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一般,多子女的家庭来讲,就是沉重的负担。

尤其是打工一族或者退休人员,收入是固定的,给子女花了自己就得少花。除了省吃俭用,别无选择。

有多少父母是在孩子回家时大鱼大肉,满桌丰富,平时自己只吃咸菜的。

追求高档次的生活条件固然没错,但应该量自己的力而为,而不是一味地靠着父母贴补。


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啃老_第2张图片

虽然发帖子的男生很斤斤计较,但他有一句话说得对,原来独立自主的女性,都是需要别人养的。就算她父母会继续供她,难道她父母不会退休?不会老?不会病?不会死?

不仅如此,依靠父母维持高层次的生活就要受制于父母的管辖。

有多少年轻人一方面指责父母干涉自己的生活,一方面又拿着父母的钱买车、买房、买奢侈品。

年轻人刚走上社会需要父母援助固然是迫不得已,但不应该成为一种长期习惯。而应该借力父母的资助,迅速提升自己,依靠自己的收入过上想要的生活。

到那时,不管父母还是另一半都不能够再指责自己的生活习惯、消费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