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千古名作《鸿门宴》,如何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可从对比入手

阅读千古名作《鸿门宴》,如何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可从对比入手_第1张图片

将人物放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是《鸿门宴》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因此,指导学生赏析《鸿门宴》的人物形象,可使用对比的方法。《鸿门宴》中具有可比性的人物有四组:刘邦和项羽、张良和范增、樊哙和项庄、曹无伤和项伯。下边试分说之。

一、刘邦和项羽

这是《鸿门宴》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也是秦汉之际最具影响力的两个风云人物。学习《鸿门宴》,不能不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两个人物的可比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处理事情的方式上。在处理事情的方式上,项羽往往显得急躁 、专断。在《鸿门宴》中,项羽的这种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个方面。一是课文开头,当项羽一听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的消息时,立刻“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一是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对此不置可否,最终失去了杀死刘邦的最好机会,给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与此相反的是刘邦。当张良把项羽准备第二天进攻刘邦消息告诉刘邦后,刘邦虽然很惊慌,但他并不急躁,也不专断,而是请教张良:“为之奈何?”张良把自己的办法拿出后,刘邦也不折不扣的接受下来并照着去做。刘邦的这种善于听取谋士的意见的性格,在逃立鸿门宴时也体现了出来。课文是这样描述的: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由此可以看出,在面临重大事情时,刘邦总是不忘问一问手下的谋士:“为之奈何”,这几乎成了刘邦的一句口头禅。而项羽却不是这样。他的做法不外乎两种:或者自己直接发号施令,或者对谋士的建议不理不睬。刘邦在建立大汉王朝后,在总结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时,曾说过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所以胜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败也。”(《史记·高祖本纪》)刘邦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善不善于用人他和项羽的最大区别。

阅读千古名作《鸿门宴》,如何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可从对比入手_第2张图片

2、话语方式上。在话语方式上,项羽说话显得直率、轻率,且毫无心计。能体现项羽这种性格特点的典型话语有两处。第一处就是前文已经提到的课文开头,当项羽一听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的消息时,立刻“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第二处在课文的第三段。刘邦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在听了刘邦的那一番言不由衷、虚伪造作的话语后,项羽竟毫无遮拦的将自己的线人曹无伤出卖给了刘邦。与此相反,刘邦却显得老谋深算、奸诈圆滑。这样的话语在《鸿门宴》中有两处:一处是刘邦对项伯说的那番话,一处是他对项羽说的那一番话。现将这两处话语抄录如下: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第一段话是说给项伯听的,第二段话是说给项羽听的。两段话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既传达出了对项羽的尊敬之情,迎合了项羽自高自大的心理特点,又巧妙地保护了自己,并将矛盾的重心暗暗地转移到了第三者的头上。这就是刘邦,一个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善于在危急时刻用智慧保护自己、化解敌我矛盾的乱世奸雄!

3、对待内奸上。刘邦一回到军营,就处决了曹无伤,显得坚决果断、毫不留情。而项羽对项伯透露军情、袒护刘邦不但没有按“内奸”处决,而且还待之如故,连丝毫的责备也没有。在这里,项羽的任人唯亲、优柔寡断、忠奸不辩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千古名作《鸿门宴》,如何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可从对比入手_第3张图片

二、张良与范增

从身份上讲,两人都是谋士;从才能上讲,两人不相上下。但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在献计的方式上,范增往往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带有命令的意味。课文第一段中,当项羽下了攻击刘邦的命令后,范增从旁强调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急击勿失”这是典型的命令语气!类似的情况还体现在鸿门宴上。范增想杀掉刘邦,但他采取的方式不是先同项羽商量,想法设法取得项羽的同意;而是以命令的方式径直向项羽举玦、使眼色。试想,以这种方式想征得一个骄傲自大且刚愎自用的君主的同意,有可能吗?

所以,范增的失败是注定的。我们再来看看张良的献计方式。当刘邦得知了项羽要进攻自己的消息后,立刻询问张良“为之奈何?”而张良并没有急匆匆地将自己的想法直接告诉刘邦,而是反问刘邦:“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刘邦答曰:“鲰生说我曰……”在这种情况下,张良仍然不说出自己的办法,而是更进一步问刘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等刘邦说出“固不如也”,并再次询问“为之奈何?”时,张良才说出自己的办法:“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就是张良的献计方式!同范增相比, 显得委婉、含蓄、沉着、冷静,且富于智慧,让人容易接受。

献计方式的不同,体现着两人截然不同的个性特征。

在召令部下的方式上,范增表现了同样的个性特点。他让项庄去刺杀刘邦,不但依然用了命令的语气,而且还含有警告的成份。他说:“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我们再来看看张良的做法。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同献计方式一样,张良总是不首先说出自己的办法,而是设法在让对方认识清楚相关情况的前提下,水到渠成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让对方自己明白应当怎么去做,或不应当怎么去做。很显然,张良的这种做法比范增的做法聪明得多、也高明得多。同时,两人性格上的差异也泾渭分明地显现了出来。

阅读千古名作《鸿门宴》,如何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可从对比入手_第4张图片

在对待主子的过失上,两人的做法也大相径庭。刘邦从鸿门宴上溜出来准备逃跑 ,但又觉着不辞而别有些不礼貌。遂问计于张良和樊哙。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刘邦就听从了樊哙的话,决心逃走,并让张良“留谢”。樊哙的话不能不说没有道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辞而别总是没礼貌的,不仅如此,这种做法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所以,刘邦的这种做法明显欠妥。在这种情况下,张良并没有作出范增有可能作出的举动——指责主子,而是很冷静地问:“大王来何操?”刘邦这才记起自己事前准备的礼品,并将之托付给张良。而范增就不是这样。当他听说刘邦已逃离鸿门宴时,不是设法补救,而是当着项羽的面将张良替刘邦献上的玉斗“拔剑撞而破之”,并指责项羽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张良和范增的性格特点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对比中展现得清清楚楚:张良沉着、冷静,遇事不急躁,善于谋划,讲究方式方法;范增急躁、易怒,虽对形势洞若观火,但处置上直来直去,不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张良谋划易成,范增谋划常常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樊哙与项庄

这两人都是武士。从鸿门宴上的表现来看,樊哙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张良交给的任务,显得既勇猛豪壮又机智善辩;项庄却未能完成范增交给的重任,显得平庸无能。

项伯与曹无伤。这是两个内奸。项伯因讲朋友义气而泄露军事秘密,并且处处袒护刘邦,显得呆头呆脑而缺乏政治头脑;曹无伤在《鸿门宴》中的形象不够鲜明,不过,从他最后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说,他是投错了主子,给后人留下的只是惋惜。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指导学生把握《鸿门宴》的人物形象,可从对比的角度切入,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是赏析这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最恰当的方法。

阅读千古名作《鸿门宴》,如何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可从对比入手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千古名作《鸿门宴》,如何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可从对比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