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应该是最普通、最无聊、最没有哲学含义的生活了吧。因为日常生活拥有的只是刷牙,吃饭,睡觉,洗澡。然后又是刷牙,吃饭,睡觉,洗澡。

无聊,实在是无聊。

如果普通点平常点还好,偏偏有时又不能回归规范和规律。比如刷牙时因为牙膏买错了而有一点不欢喜,又或者刷得用力了些导致牙龈出血,吐出了一口黄红黄红的血水。可能吃饭时还吃出一只肥满的菜虫,蛋白质又不小心多补充了一点,更别说吃饭时还可能要接受父母的饭时训斥(也可能是女朋友的饭时训斥),搞得胃都不能好好消化。睡觉也因为几只蚊子嗡嗡的烦扰而十分不踏实。洗澡时,哦,对不起,肥皂掉了。

即便有着这么些细小的琐碎的焦虑,我们仍然认为日常生活是比较低级的,上不了档次的,哪有星巴巴咖啡书店旅行小资情调高级呢?哪有昆德拉棉麻清新拍立德文艺范高级呢?更别说讨论什么的“人的有限性”、“死亡美学”、“政治哲学”的高大上主题了,够不上,实在够不上。

可是,日常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研究的生活,才是哲学、美学应当关照的生活。日常生活的焦虑才是导致一切问题的源泉,才是基于根本的生活哲学的源泉。

可不能将日常生活如此琐屑、如此狭小、如此上不了大台面的、像一颗米粒一样的小小焦虑置之不理,因为它随时可能吞噬你的生活。也不能将繁杂的日常活动变作了虚无,把自己变作了一个只在重复着重复的机器人。

日常生活的焦虑和虚无最能摧毁一个人。

我们从来认为自己是不死的,即便在理论认知上知道自己的必死性,然而这一刻并没有死。这日常的生活无休无止、永恒轮回,哪里有结束的一天呢?死的那一天实在太过太过遥远,不是我们平时意识所及的内容。

在我们的认知里,死亡就是生命中止了。我们会想,我自己的死是什么呢?也许当我们幻想自己死亡情景时,会对自己说,没什么,不就是死了而已,变成一堆枯骨而已。似乎我们拥有着很高的觉悟。然而这觉悟是虚假的,虚妄的。因为死亡有不可体验性,有不可知性。我们无法体验别人的死来感受自己的死,也无法知道自己的死会是怎样。也许我们觉得死没有什么,然而真的有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告知我们时 ,我们却又抵挡不了“原来自己真的会死”的巨大的压迫。

日常的死亡意识其实是对死亡的不意识。

“有人死了”,但死的不是我;

“我也要死的”,但我现在不死;

“我—现在—永远活着”。

我听说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平时是非常健康的,因为一点小病痛去看了医生,结果被诊断出致命疾病,被告知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平时觉得死亡很远很远的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真的会死的,而且这死居然这么接近,近到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然后他吓到瘫痪了。能想象吗?吓到瘫痪。可见这一“死亡讯息”的打击有多大。可是后来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误诊了。他没有患什么致命疾病,不会那么快死。死亡的确还远着呢。可是,唔,你能猜到,他却再也站不起来。

为什么说日常生活要讲到死呢?因为就像前面所说,日常生活似乎离死非常遥远,但其实近到没有一丝缝隙。

我们转换一下思维。

因为,死,不仅是最后一死。

还有日常的死,作为生的前提的弥散性的死。

抓住了这平常的弥散的死亡,也许我们日常的焦虑和虚无的苦楚才能得到一点缓解,生命才因为死亡的伴随而更加富于诗性。知悉了这一点,不仅如秋叶静美般的死亡变得温暖没有一丝恐惧和冰冷,连生也是真的如夏花一样绚烂,因为这“生”是伴随着秋叶的安静的死啊。

死亡的核心,是诗。而日常的弥散性的死,也是诗。

谁说日常便是无聊呢,便是低级呢,便不能高大上呢。你看你看,这不是和死亡哲学与死亡美学扯上关系了吗嗯哼。连死亡都能扯上关系,其他主题不也是信手拈来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