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科复杂程度较高的医生集团,哈特瑞姆不仅选择了“重运营、强专业”的道路,也一直在探索新型的合作模式。
文丨Shirley
采访 丨严睿 Shirley
“大家好,感谢来到‘刘兴鹏大夫心电图时间’2.0版的理论课……”
下午6点,“哈特瑞姆心脏之声”微信公众号准时在订阅栏出现,今天推送的头条“左侧分支阻滞合并心梗图形和分支型室速”,主讲人是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的主任医师刘兴鹏。
作为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刘兴鹏经常出现在集团的公众号,事实上,包括他在内的几位联合创始人以及核心专家,都已经在该公号开设了自己的系列医学培训栏目。
专家公开授课并不罕见,但多数流于形式或者过于乏味,因此很少人愿意啃这块“鸡肋”。哈特瑞姆为何在推广运营上煞费苦心?
《四百味》带着疑问拜访了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刘兴鹏、首席运营官范睿。
运营机制:企业化模式
2015年5月8日,刘兴鹏联合北京6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7位一线心脏病学专家,创建了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赶上国家政策对医生多点执业的鼓励、国内医生集团方兴未艾之时,刘兴鹏认为心脏病治疗领域也可以按照医生集团的形态来面对市场,于是便有了这支心脏病领域的专科医生集团。
近年来,医生集团势如破竹般地出现,大家习惯性把焦点放在其核心医生团队的建设,但是对于已经成立了2年多的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而言,运营却被提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战略地位。
刘兴鹏说,“医生集团发展的关键是能否吸引病人,有些医生自身能带来病人,有些医生离开体制就资源归零了,这就需要依靠运营机制”。
因此,哈特瑞姆引进了范睿这样的运营人才,也搭建了一支近30人的运营团队,包括市场、品牌宣传、行政、法务、人事等职能部门在内。
范睿把拓展用户的运营团队分为线上线下两个渠道。
线上运营团队主要负责开设专家授课,以视频、PPT、病例讲解形式呈现,内容既有针对患者端的科普文,也有针对基层医生端的培训课程。目前公众号已经拥有2万多名订阅用户。新开发的在线授课APP,也拥有了4000多注册用户,其中近一半是付费客户。
“对于线上课程安排,我们会提前拟出全年的选题计划,细分到每个月、每一周。然后定向去跟专家沟通,从约稿、审稿、稿件处理设定详细的流程。专家们一般都会提前一周把内容给到我们。”
一年365天不停歇,12个固定栏目,平均每天推送4条内容。这是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品牌负责人马淑燕给出的数据,也是她带领的6人团队所负责的工作。
线下运营团队则负责与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建立强联系。过去一年哈特瑞姆的线下团队覆盖了300多家基层医院,每家医院2-3名医生。
“建立联系后,我们会组织线下义诊、培训、远程授课等活动,包括邀请基层医生到我们中心来接受培训,2017年这类活动我们一共举办了117场。”
线上线下的运营模式为哈特瑞姆增加了黏性高的用户数量。近两年的时间里,哈特瑞姆的运营模式也在快速迭代,职能不断细化、增加。
“我们已经从简单的医生团队,向一个比较规范化的商业运行主体转变。”范睿告诉《四百味》,在他看来 ,医生集团企业化运作与做医疗服务并不冲突,“医生集团行业如果要规范化、可持续发展,企业化运营很重要”。
专家团队:释放最大价值
作为一个完整的商业主体,哈特瑞姆的核心资源则是近60名的专家团队。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7名创始人分别是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刘兴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刘书旺、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施海峰、原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现河北燕达医院)谭琛、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田颖、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吴永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周菁。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拥有近60人的专家团队,均为全国大型三甲医院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线专家,覆盖心脏疾病的各个亚专业,每年完成各类心脏手术过万例。
哈特瑞姆对于集团内专家医生的筛选,主要从三个方向考量:第一是独当一面的技术能力,第二是可靠的人品,第三则是要求他善于合作。
“多数医生加入集团之前都是各个医院、专科里的大专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掌握话语权。而在哈特瑞姆选择的心脏病学科领域,只有专家们协调合作才能制定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刘兴鹏说。
在专家团队管理上,刘兴鹏始终坚持合伙人制。在他看来,多数医生是出于个人情怀加入医生集团,刘兴鹏希望能给到每个人与之能力和付出相匹配的、动态的收入和地位。
在股份的划分上,刘兴鹏向《四百味》坦言:“我们几位联合创始人的占比相差不大。每个公司都有他的特殊性,曾国藩有句话说‘财散人聚’,我本人的价值观也是这样的。如果公司规模很小,我占比99%股份也没什么价值,关键在于发挥大家的积极性。”
因为加入哈特瑞姆的专家们能追求更高的价值,配合运营的意愿也更强。这就有了365天不停歇的日更在线课程。
将专家医生们推向市场,并不代表这是一家靠造势炒概念的医生集团,实际上,哈特瑞姆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寻找落地机构,也探讨了独特的专家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聚焦专家资源
哈特瑞姆从成立至今签约合作了11家机构,其中大部分是民营医院。刘兴鹏认为,民营医院对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比较大。
对医疗机构的合作,哈特瑞姆制定了两套主要模式:“1+N”心脏中心一体化共建模式和“N+1”亚专业学科共建模式。
1+N:由一名或多名集团专家(1)全职入驻合作医疗机构,集团其余专家(N)利用多点执业政策的优势,到合作医疗机构辅助,共同运营一体化的心脏中心。
“这个‘1’既是我们集团的合伙人,也是这家医疗机构的全职员工,N则是我们集团里的其他几位专家。表面上看‘1’是一个人,其实对于合作机构而言,更像是引进一个团队,协助合作机构搭建心脏科室。”
搭建复杂的心脏科室,需要有不同的亚专业来支持,“1+N”的模式能够利用集体的力量推动学科快速发展,同时,在“N”做完手术离开后,“1”还能继续负责日常监督和管理,做医疗机构的守摊人。
目前通过这种模式合作的医疗机构有3家,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与河北燕达医院的合作。据刘兴鹏回忆,2016年3月10日,互不相识的人从五湖四海聚集到燕达医院的学科成立会议上,从0开始搭建新科室,如今已经进入相对完善的建设周期,“这种模式目前来看比较成功,落地也比较快。”
N+1:集团专家(N)通过多点执业形式,集体帮助合作医疗机构心脏学科带头人,进行心脏病某一亚专业的学科共建。
“N”代指的还是集团里多点执业的专家,但这里的“1”则是合作机构自身的员工,可以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亚专业的团队。
“北京健宫医院是典型的‘N+1’合作案例,这家二级医院原本做房颤消融或者射频消融的病例几乎为0,通过这个模式合作以后,现在一年能做70-80个,比北京部分三级医院都要多。”
在哈特瑞姆的合作机构中,还有像中国传媒大学校医院这类型的基层医院。该校医院的院长曾经和刘兴鹏诉苦:很多老师年迈后会遇到心脏病等问题,但是他们却没有能第一时间接受诊疗的渠道。
双方建立联系后,集团的专家们会定期去义诊、给老师看病,通过活动科普心脏病管理常识。“患者只能在三甲医院接收好的服务是不够的,我们希望病人在家门口也能接收到我们的服务。”
未来布局:尝试更多创新
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刘兴鹏对随访体系也有自己的思考。对于复杂的心脏病而言,后续的康复管理很关键。这是全世界都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需求,在国内却得不到满足。
在国外,这部分工作由基层医生(家庭医生)负责;国内的医生因为精力分配的原因无暇顾及,而基层医生由于专业程度受限,也很难得到老百姓的信任。
刘兴鹏在调任朝阳医院后,花了7年的时间研究随访体系。在他看来,专业的护士是可以帮医生解决90%的非核心问题,随访的工作可以交给有专业医生团队支持系统下的护士团队。
“这个体系强调的是专业性,所以我们首先把不同问题进行分层,部分问题护士可以回答的交给他们直接处理,但部分问题他们不能尝试越级回答。这样可以保证护士不会大事、小事都来找专家,又能保证他的专业性。”
这套体系在哈特瑞姆已经运行了一年多,每个合作中心配备一名专职护士,2017年共随访服务了2300多人,今年计划达到10000人。随访团队会经常通过微信群、线下活动做内部交流,分享自己遇到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相互借鉴经验。
“这套系统运营好了,我们也会对外开放。到时候我们也会考虑一些线上的方式。”
谈及未来的布局和规划,刘兴鹏表示专家人才的引进主要取决于业务发展的需求。预计2018合作机构会增加10-15家。除了2017年先后成立的华东、西南医生团队,目前也在筹建华南、西北、华中、东北医生团队,预计在2018年年底会完成全国布局。
范睿表示,运营团队的发展,也会紧随医生团队,“两到三年内,全国的运营支持还是由总部统一提供,如果未来华东发展到5-10家医疗机构,那就会考虑在当地构建商业运营团队。”
对话刘兴鹏:我们是“混合型”医生集团
四百味:对于医生集团,是否可以从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角度理解?
刘兴鹏:我不太认同简单地把医生集团按照体制内外划分。医生集团能否独立于体制外,跟医学专业有关系。
一方面,相比较口腔美容、皮肤科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专科而言,心脏、肿瘤科更依赖于专业团队的配合,比较重的专业在体制外目前还没有适合生长土壤。另一方面,体制内因为其资源优势,有利于医生集团搭建病人服务模式,例如做出院病人的全链条管理服务模式(随访模式),总得有培训基地吧。
我们集团内也有部分从体制内走出来的专家,随着医生流动形势的发展,体制内和体制外其实不那么重要了,我觉得我们就不算体制内也不算体制外,我们是混合型的。
四百味:未来会不会搭建自己的落地机构。
刘兴鹏:对于学科复杂程度较高的医生集团,真正做得好的都是需要落地的,否则你的一些核心理念、模式没法输出。而且有些问题诊所解决不了。不过因为影响因素太多,所以目前落地的时间还不能确定。
四百味:怎么看待融资问题?
刘兴鹏:坦白讲,我们第一轮融资的时候并不懂这些,当时范总还没加入,运营团队完全没有成型。但随着集团的发展,我们逐渐对资本有了一些了解,而且有了运营团队也更专业一些,我们会意识到如果要把这个事情做大,是存在资本需求的。目前有在密切接触,但是还没有落定,我们会关注彼此的理念和团队的预期是否能达成共识,能理解我们专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