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给予和分享---读《洛克菲勒自传》有感

概要:

给予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还能敞开自己的心灵。然而有时我们容易陷入“自我满足”式的给予,给予的前提应是尊重,而不能强加于他人。

摆脱自我满足式的给予,就要去观察别人的需要,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欲望进行判断。观察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人,做些举手投足的小事是实践给予的一个好方法。另外利用互联网的共享,这种没有特定目标的分享也是一种较高境界的给予。

正文:

在《洛克菲勒自传》里附着洛克菲勒给儿子写的二十多份信札,其中有多次提到给予和分享的观念。他强调在赚钱的同时还要记得给予,金钱作为交换的基础本身就应该是流动的。

以下我将摘录信札中几段让我感触的话,并谈谈我的想法。

“给予,是人类最美好,最有益的行为之一。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一颗最沉重的心变的温暖和快乐起来。真正的给予,不论是金钱,时间,或是其他,都会让我们敞开自己的心灵。”

可见给予不仅给他人带去温暖,还能敞开自己的心灵。然而即使有了自觉给予的意识,也未必能通达敞开心灵的境界,因为我们往往会陷入“自我满足式”的给予,即我们在给予他人帮助时带着实现自我价值的企图。比如我们试图去安慰苦闷中的人,结果别人并不领情,也不愿意向你吐露心声,如果这时我们感到生气,说明自己正陷于自我满足式的给予。给予不能强加于他人,在给予之前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

信札中洛克菲勒说道“很多人觉得帮助别人会令我们感到尴尬,但是真正应令我们感到尴尬的是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却没有提供帮助。”感到尴尬也许就是我们进行了些别人不需要的给予吧,而正真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却没有给予帮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陷入了自我满足式的给予,按照自己的欲望进行判断,而不是放空自己,去观察他人的需要。

“太多的人只想做大事,想成为圣母特雷莎或阿尔伯特·施韦策,甚至圣诞老人。他们没想到其实只需要轻轻地开启心灵,我们随时可以对任何人慷慨给予。”洛克菲勒给儿子的建议是去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帮助每天出现在你生活中却容易被你忽视的人。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好的切入口,能让你摆脱自我满足式的给予,去发现真正需要你付出给予的地方。

“那些慷慨的人即使贫穷,内心也是富裕的,因为他们看到钱财散出去的有利一面,他们的慷慨常常会点燃与他人分享的火花,钱财的流失变成了大家都可以从中受益的共同礼物。”这一段强调的是分享的概念。我觉得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共享,是一个多么自然有效的分享方式。因为是共享,接受者选自己所需,就谈不上上面所提到的强加式地给予了。

这时我联想到了钱钟书在《说笑》的一文中有一句绝妙的话" 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空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钱钟书所谈的话题和本文并不相干,我只是想借用他这句话,在互联网的时代中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借由网络传递,隔着几万里外也许有人和我们莫逆于心,相视而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我们无须有特定的对象,也无需对方知道我是谁,但是我们能把美好的想法或者安慰人心的话传递出去,有人因此获得了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给予和分享---读《洛克菲勒自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