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少就是多 小就是大

最近这段时间密集学习了关于分形、能量模型和自定义,感觉做好做到位已经很难了。少就是多,小就是大。

从分形来说,扫小屋和扫天下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日本企业极其重视扫除力,意不在动作本身)。

扫小屋都做不到甚至不屑一顾的人,很难想象会扫出比小屋更大的时空。

就拿写感悟来说,很多人只是在日复一日地在自己已有的认知上重复。如果原来的认知是正见还可以,如果原来的认知已经是偏见,那么重复偏见,则会变本加厉地让自己偏离。这时候,写感悟是好事还是坏事?

还有,流水账式的感悟几乎毫无用处。因为没有深度思考那种环境,没有深度思考何来深度反思?从脑科学的原理上可以推论的出,不展开。刚开始写日更的时候,每天想起什么写什么,但是只是写而已,我的维度并没有提升。很长时间就这样写而无觉察,身边见多了这样的朋友,以为模仿人家写文字,坚持下去就能有所提升,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我需要独立安静的空间深度思考(实际上无需“努力”思考,学会定,学会高频链接,智慧自然产生,大脑默认模式网络会帮我们做到这些。关键是那个环境那个状态)。

没有独立,没有深度,很难提升。

看过微习惯,微习惯只是一个很基础的前提,即便坚持了微习惯,没有那个状态依然是白费功夫(不能说一点没有,但微乎其微),更何况我们还有可能连微习惯也坚持不下去。一个很小的事件,就可能轻易中断微习惯,于是依然原地踏步,虚度光阴。

所以,想修炼,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很多的概念、模型,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查理芒格一生就维护100个高阶模型,就象最通用的函数逻辑一样,我们普通人能用好Excel的if这样的30多个函数就够了。

想一想,平时做事真的用好if了吗?你会想,做一件事,如果发生a我就A,如果b我就B,如果c我就C,除此之外就全部D 吗?这不就是风险管理吗?这个简单的if逻辑关联到了吗?

再次提醒,想修炼,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不仅要坚持微习惯,还要在坚持不断的基础上微螺旋。否则,还会一事无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