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好还是速读棒?有正确答案吗?

精读好还是速读棒?有正确答案吗?_第1张图片

01.

精读好还是速读棒呢?

别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阅读的分类。阅读大体上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生存需求的阅读。这种阅读让我们能够找到人生中职业,生活,工作,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一些问题的解决之道。

比如我们有些人觉得自己作息不规律,想学学时间管理,就属于这种类型的阅读。

第二种:思想需求的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帮助我们体会生命深处的共鸣,领略思想深处的结晶。比如有的小伙伴想弄清楚有关于柏拉图的哲学观,就得去品味著作《理想国》《会饮》等,就是属于这类型的阅读。

第三种:工具需求的阅读。帮助我们查阅阅读中不了解和不理解的语义,词句,典故,出处以及一些专业文档查阅资料。

第四种:休闲需求的阅读。这种阅读没有一定目的,纯粹为了娱乐,消遣。不求现实问题解决之道,不为了思想结晶,更不管任何查证,仅仅是一种休闲活动。

咱们回到最初的问题,究竟哪种阅读方式好呢?

《越读者》里说:“阅读本来就是各说各话的事情。不然,也不会这么多人谈,谈了这么久,还得谈。”

确实,我们的个性,成长经历,环境影响,生活节奏不尽相同,阅读的风格模式怎会趋于一体呢?

02.

一直以来,网上讨论的无非是历史上三位名人的阅读方式: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诸葛亮的“观其大略”,也就是所谓的速读。

朱熹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即所谓的精读。

公说公有理,哪种更好?

郝明义说:“我不认为这种比较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不相信这三个人真的是只有一种阅读风格。”

我深切赞同 。

因为,有些书就是需要“观其大略”,有些书需要“不求甚解”,有些书则需要“熟读精思”。不仅如此,同一本书里,有些章节只需要“观其大略”,有些需要“不求甚解”,有些地方则需要“熟读精思”。

甚至,同一本书,可能第一遍我们读来只能“观其大略”,第二遍依旧“不求甚解”,最后一遍方能“熟读精思”。

有的小伙伴就开始质疑了:“你这说的啥,就没有一种精确的答案?读书到底什么方法最好,哪种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呢?”

难道非得在速读和精读分出个高下吗?你这难道不是典型的“非0即1”思维吗?

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最正确的读书方法,只有合适的读书方法。

《学了就用》里有这么一句话:“真正有效的减肥食谱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让你持之以恒的那个食谱。”

同样的,真正有效的,最正确的阅读方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让你坚持阅读下去,最符合你禀性的阅读方式。

03.

这是个“横书遍野”的时代,书店里,图书馆里,网络上,太多“无用”的书籍披着各种外衣,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假如读一些需要“熟读精思”的书,我们却用了“不求甚解”的方法,那是糟蹋精华。

假如读一些只需要“不求甚解”的书,我们却用了“熟读精思”的方法,那是浪费时间。

那有小伙伴就有问题了:“我怎么知道这本书该不该熟读精思呢。”

这个问题并不难。

我们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我们是想解决某一特定问题,那先对一本书“观其大略”,再对某一章节“熟读精思”就行,我们的目标在于是否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如果我们想与先贤来一段心灵的碰撞,感受明人志仕谱写的华丽乐章,体会伟大哲人的思考历程,那么“熟读精思”是最好不过了。

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消耗时间,排解疲劳,甚至无聊借此装学习,那“不求甚解”又何尝不可。

为什么速读,略读等不同于精读的阅读方式会受到很多人的排斥呢?

从小我们对教科书上的内容用功的“笔而记之,背而诵之,熟读而精思之”。我们养成了精读的习惯,所以一旦出现与习惯不同的“速读”,我们就会无形中的排斥它,抗拒它。觉得不符合从小习来的,就是违背常理的。

这不是用功读书,而是用力读书。不懂得用不同功夫来读不同的书,而只知道用力读书的人,是在死读书,我们一定不要做这样的人。

04.

一直以来,很多人总拿读“思想需求”书的方法对读“生存需求”书的人说:“小伙子,你那读书方式太功利了,书要慢慢品味,多读经典,你这样读书是错的,迟早害了自己。”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我们总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判别人的做法,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以偏概全。

特别喜欢这么一句话:年纪轻轻,不懂什么大道理,那就一直保持一颗谦逊的心。

千万不要成为这类人:把自己了解三分的事情说成七分,知道七分的事情夸成圆满。


end.



每篇一句:

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爱因斯坦

下篇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读好还是速读棒?有正确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