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在东京西巢鸭的一个房子里,人们发现了一具腐烂的儿童尸体和三个浑身脏兮兮已饿了很多天的儿童 , 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被称为西巢鸭弃婴事件。
长子(14岁)及三名分别七岁、三岁及两岁的女儿在家,四名孩子无户籍,亦没有上学,其后两岁的幼女因偷吃长子损友的杯面而被毒打致死,当中长子亦有踢伤妹妹,之后把尸体埋到崎玉县秩父市公园。
这是电影《无人知晓》的真实事件。
不难看出,导演是枝裕和是位拍家庭电影的天才,无论是这部《无人知晓》,还是后面大受欢迎的《海街日记》《步履不停》《比海更深》,都极具“生活流”,到处充满了人间烟火,看完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却又觉得这部电影讲了好多。
这才是他神奇之处啊。
《无人知晓》讲诉了母亲惠子带着明、京子,茂、雪这四个孩子搬进了新的公寓。
很无奈的是,这四个孩子有四个父亲。
更无奈的是,这四个父亲集体不见踪影。
母亲惠子的打扮让人很难觉得她会是一位母亲:一头棕色的卷发,很少女的服装,沙哑但还是俏皮的声音,使得我一开始就觉得她做的是风尘的工作,但导演始终没把她的职业讲出来。
可她还算爱自己的孩子,她会和孩子们嬉笑打闹,开有趣的玩笑,买寿司回来,给小女儿扎头发。
只是,她不准孩子们出门,一步也不准踏出去,更别提让他们上学了。
她一次次的离开家,虽会晚归,但好歹回来了。
直到有一次她留下钱彻底的离开后我才发现,这成了一出无法改变的悲剧。
我一开始是鄙视,是痛恨,这种不负责任的女人,也配叫做母亲?那个要推脱责任的男人,也配做父亲?
简直是令人发指。
但我更多的是担心,失去了母亲的这四个孩子,该如何度日?
不过导演够狠,他没有煽情,相比于现在三流狗血家庭伦理国产剧动不动就瞪着个眼,咧着个嘴大哭大闹的撕逼的画面,他让一切仿佛都没有发生似的。
母亲走后,几个人还是欢欢乐乐的吃着泡面,明带着雪去买巧克力,一起在阳台上养植物,明还认识了几个男生一起去打游戏,以及随时随地的温暖活泼的配乐和大把大把的时光。
但是明身为长子,他已经清楚的感受到了,母亲再也不会回来了。
他一直沉默寡言,就连被店员冤枉偷东西时也没去辩解,只是回答着对方的问题。
他背负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得他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可能早已焦急如火。
尤其是其他几个孩子压根不知道现状时。
一开始母亲留下的20万日元,到后来只剩下几张薄薄的钞票。
日子越来越拮据了。
就算身为长子,他也才12岁,都无法打工,也不愿意和其他几个人分开。
换句话说,要默默的等死。
在他们度过的这些时间中,夏天里,酷热难耐,水电早已经停了,几个孩子身上全都湿漉漉的,背汗水包围的滋味从来不好受。
但他们也只是坐着,没有人说话,呼吸着闷热的空气。
只不过,家里早已经脏乱不堪,垃圾随处可见。
镜头几次对准了明的鞋,还是当初的鞋,却染上了泥土,是怎么也洗不掉的颜色。
他的头发也像野草般疯长,盖过了脖颈
临近夏天的结束,小女儿雪从板凳上跌落死亡,镜头扫过,几个孩子都面无表情,从那里发呆。
或许死亡对于他们而言太过遥远,如同流星般触不可及。
那一刻,心里像被人狠狠的揪了一下,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明与认识的一个倍受欺负的女生――纱希,将雪装近了行李箱中。
这个箱子当初把她带近了这个家,现在又要以同样的方式把她带走。
于是就出现了这个画面――两个才十几岁的孩子,拖着一个笨重的行李箱,埋到了机场旁,就这样一言不发,静静地坐着,从黑夜到天明。
天亮以后,两人返程。
电影的结尾,明去便利店里等着店员将剩下的寿司给他,穿过马路,和其他几个人一块走着。
没有痛苦,没有哀伤,没有巨大的悲鸣。
有的只是越回味越难过的压抑,还有,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他们是没有身份的生命,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