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变成他人眼中的“扫地僧”?

首发原创:公共号  左邻竹馆

近期“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的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王晓琮老师突然走红网络。

他14岁读北京大学少年班,18岁考上浙江大学研究生,硕士毕业选择了哈尔滨理工大学任教至今,没有教授、副教授的名誉加身,他依然是一名讲师,而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却是学生眼中名副其实的“扫地僧”。

他的学生在贴吧里这样评价——

“他上课从不带教材,教学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每一次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王老师都能精准口算。”

“无论多复杂的多少重的积分,他一律口算。”

他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评委,多次带领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几乎每次都能拿到“国际一等奖”。

《异类》作者马尔科姆在书中提出:任何一个人,只要在一个领域中练习的时间超过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这方面的杰出大师。

但是,高晓松对此理论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一生沉浸在一件事情里就能真的把这件事做得多好,就真的能成为那个领域的大师,那大师也太容易做了。”

一个喜欢写作并坚持写了十多年的人仍然无法成为一位作家;一个孩子从六岁开始弹钢琴一直弹到二十多岁和钢琴家依然无缘;一个人喜欢打乒乓球坚持了二十年却仍然拿不到省里乒乓球比赛的名次。

并不是所有扫地的人都能被称为扫地僧,业余爱好者和专家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普通人和某一领域的杰出大师之间差的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如果做到以下3点,就能变成别人眼中的“扫地僧”。

一、1万小时 + 刻意练习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没有经过刻意练习的技能不能靠时间积累而精进。

我的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每天早晨5点起床,6点钟准时到医院查房,8点之前就把当天的医嘱出完,开始进行各种操作和手术,办理出入院,去其他科室会诊,基本上中午时他就把一天的工作全部做完,下午开始学习新的文献、做科研、写文章到晚上11点左右。她坚持了5年,不仅医术精湛,科研领域也小有建树。

她认为人的弹性很大,惰性也很大,当你真的习惯合理规划日程,你会发现你一天会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想不进步都难。

正如《刻意练习》中提到的,如果你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也不能取得进步。

盲目练习是最懒惰的勤奋,自我设限才是精进路上最大的障碍。

我们并不是一出生就擅长做某事,经过努力把某件事情做好了,我们会感受到来自内心深处的满足感,正是这种愉悦感作为正反馈,不断激励我们攻克难题,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2 摒弃“应付”心态,建立“品牌”意识

现在,很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成天逃课或去做其他的事情;很多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因为不满意目前的工作岗位,对工作都是“应付了事”。

你应付学习和工作,学习和工作也会应付你。到头来,你会认为学习和工作是你的“负担”,自然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我的一个朋友,在英国学习的是护理管理专业,应聘到某大学时,学校只让她负责学生的科研考核工作,她面对陌生的工作内容也迷茫了一段时间,后来她想到,既然都是管理,自然有想通之处,就把自己学到的管理知识,尝试着和学生科研考核工作相结合,竟然开辟了另一种管理模式,既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还节约了学生们的时间,更好的投入到实验和学术论文写作中。每年,她都被其他院系请去介绍管理经验,建立了她个人的品牌和影响。

每天,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或工作让自己的心智得到锻炼和成熟,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不逃避、不妥协、不应付,全力以赴去做好,你的认知比之前更全面,你的方法和能力比之前更多,你比之前会更擅长处理这件事情。

不管生活给了我们什么烂摊子,我们都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去经营,为我们自己的人生负责。

3 深耕自己的专业

我们科室的那些专家,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在社交软件里晒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去年,我们主任率领我们拿了一个国家奖,当我们沉浸在获奖的喜悦中晒朋友圈时,在主任看来,这种拿奖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她只是在内部群里感谢了一下团队,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砥砺前行。

M教授90岁高龄,不仅坚持坐门诊,还每年至少产出1篇高质量的SCI,这种严格的自律和认真的态度,让我们年轻人都自叹弗如。

因此,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极其自律的,他们一直都专注在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把大块的时间用来独处,潜心钻研,深耕自己的专业,虽然在外人眼中是乏味无趣的,但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要比我们看到的有趣的多。

所以,我们要戒骄戒躁,凝聚内心的力量,将自己封闭、沉静、沉淀,深耕自己的专业,精益求精,安静地做一个别人眼中的“扫地僧”。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么才能变成他人眼中的“扫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