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日记及其特点和典型案例

沟通日记及其特点和典型案例_第1张图片

1沟通日记的定义和功能

沟通日记,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与他人进行沟通而写的日记。考虑到书信也是沟通为目的,二者在形式上也很接近,只是书信是最后落款时注明了写作日期甚至时间,故书信称为沟通日记。著名画家陈丹青在美国求学时遇到的启蒙老师木心曾说:“所有的日记都是写给自己的信;所有的信都是写给别人的日记”。 广义上的沟通日记可包括传统的书信、便条、电报,信息时代的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等。

顾名思义,沟通日记的功能就是沟通和巩固情谊。除此之外,沟通日记也具有一般日记所具有的训练思维和提升写作能力的基本日记功能。

2沟通日记的特点

相对口头对话形式的面对面双向沟通,沟通日记一般不是即时互动。沟通日记是文字书面形式的沟通,通常情况下沟通双方不是面对面的,是不能或不方便即时互动的,正是如此沟通效果较少受到情绪波动甚至失控的影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当面沟通情绪失控导致的误会和冲突。当面对面口头沟通发生已经误会甚至冲突,这种不见面的沟通往往就是最有效的补救措施,消除误会,挽回本破裂的关系,避免可能失去的亲情、爱情、友谊乃至悲剧的发生。

书面沟通相对口头沟通更为理性和正式。特别是在口头沟通不便进行或难以进行无法保证沟通效果的时候,譬如双方相隔遥远无法相见,或者双方面对面沟通发生了言语冲突,无法继续正常沟通或者已经产生了严重误会甚至分歧一方根本不听另一方的解释时,改用书面形式的沟通,往往可能突破沟通僵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过去兵荒马乱,相隔异地的亲人通上一家书很不容易。而在当令信息时代电话手机的普及,使用传统书信沟通的人越来越少。其实,物以稀为贵具有永恒的意义,偶尔给亲人朋友写封书信的传统形式送去祝福和问候,往往能给人以惊喜并达到出其不意的联络感情或巩固友谊的效果。

3沟通日记的典型案例

著名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莫扎特家书》都是教育沟通的典型案例。鲁讯先生和许广平的《两地书》也可称为沟通日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也可视作沟通日记。这里仅仅举以下三个例子。

典型案例1:张光北陈炜家的《心灵对话簿》

张光北和陈炜是中国演艺界十佳模范夫妻之一。多年前,他们夫妇因忙于事业,将未满两岁的女儿张思乐送到南京,由岳父母照看,这一看竟然长达10年。漫长的10年与父母分隔两地,这让张思乐对父母感到很陌生,很难融入父母的生活,亲子之间很少交流,经常蜗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不出来。有时父母带着她逛商场,她很不习惯父母牵着她的手,总是不自觉地就会将手抽出来。有一回女儿还独自跑回南京,着实让夫妻二人吓了一跳。

为了消除隔阂,张光北和妻子特意买了一个精致的日记本,放在客厅的抽屉里。陈炜对女儿说:“乐乐,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心灵对话簿》,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心里话可以写到上面。”

有天晚上,陈炜和张光北先在日记本上写道:“亲爱的乐乐,爸妈以前忽视了你,对你关心不够,今后我们一定好好表现,你能给我们这个机会吗?”三天后,夫妇俩在《心灵对话簿》上看到女儿的真情流露:“爸爸妈妈,当我在姥姥身边生活时,看到别的孩子被父母宠着爱着,你们知道我有多么羡慕他们吗?现在我终于回到你们身边了,我会好好珍惜。”

张光北夫妇就这样用一个日记本与女儿进行心灵碰撞,在一行行充满真情的文字中,张思乐心头的隔阂渐渐消散,彼此的心慢慢靠拢。渐渐地,女儿成了张光北和陈炜的贴心小棉袄。张思乐学会了体贴父母,每年母亲节,她都要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给母亲买一件礼物;张思乐还别出心裁地做了一张卡片,挂在张光北的车里,卡片上写道:“爸爸,你要少抽烟,尽量不要喝酒,不要开快车。你的生命不仅属于你,还属于我和妈妈。”

张光北一家人这种《心灵对话簿》和卡片留言式交流,就是典型的沟通日记,值得大家借鉴。

典型案例2:《99封家书唤醒迷途少女》

2008年9月1日和2日央视《心理访谈》播出《99封家书唤醒迷途少女》(上、下):孙颖本来是一个初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母亲高文清突然得到女儿要被学校开除的消息。原来女儿迷上了上网,已经成瘾,经常几天几夜泡在网吧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母亲好言相劝,根本无济于事,为了挽救孩子,母亲不惜大打出手,母女关系破裂。女儿拒绝和母亲说话,甚至把母亲把作仇人,一度闹到以割腕自杀来反抗母亲。在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之后,母亲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给女儿写信,向女儿道歉。文字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女儿心头的坚冰和隔阂一点点消融。女儿孙颖最终考上哈尔滨学院音乐教育本科专业。

典型案例3:吴章鸿《每天进步一点点》

吴章鸿,女,1956年3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心实验室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一位单身母亲。她遭遇过离婚、下岗、家里被洗劫等遭遇,但是她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孤身一人,硬是把她的儿子吴纯送到国外留学,培养出一位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青年钢琴家。儿子16岁赴乌克兰留学。她利用一切机会阅读各种报刊、杂志,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附上母亲的读后感以“每周一信”的形式寄给异国他乡的儿子。吴纯在留学的几年里共获得18项国际钢琴比赛中要奖项,被誉为“来自中国的钢琴天才”。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被欧洲媒体誉为“闪耀在欧洲的中国钢琴之星”2004年3月,母子俩“每周一信”被辑录出版为《每天进步一点点》一书。该书至今已再版十多次,还出版了续集。

你可能感兴趣的:(沟通日记及其特点和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