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都爱上了旅行之后

当我们都爱上了旅行之后_第1张图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是一句多么有煽动性的话。

再加上一句,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完蛋了!内心的躁动就像是老房子着了火,扑都扑不灭!

1

帆子从上大学开始就各种艳羡别人的旅行,苦于那时候没钱,只好眼巴巴地瞧着周围有钱人家的同学走南闯北。

因为自己除了家乡和上学的城市之外哪里也没去过,于是,远方就渐渐成了他心中无比美好的一个存在。

就如同他心中yy的女神一般,面容娇好,胸大、脸小,长腿、还细腰。

等到毕业之后步入了职场,帆子终于有了经济基础,以为这下总算可以上路了。结果却没想到,他每天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加班。

上路?连回家都困难。

这样的工作时间一长,帆子便开始厌烦了。

挣的钱一直原地踏步,干的活却是蹭蹭在长。所有的成绩一概没看见,稍有个错误,立马被骂个没完没了,这实在是让他感到无比心寒。

于是,在埋头苦干之余,帆子开始了各种抱怨加吐槽。想解脱、要逃离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哪怕,是暂时的。

然后,那个美好的远方,又重新成为了帆子的憧憬。

没有了工作琐事的叨扰,悠哉地躺在沙滩上晒着日光浴,那副画面是多么鲜活而诱人。只要一想,帆子的心里就像有一个小手不停在轻轻地挠着,痒得他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要命的是,相比之下,帆子觉得眼前的工作更熬人了。自己的生活如同陷入了深渊一般,全是无穷无尽的苦难。

总而言之,一切都变得愈发不堪了。

2

旅行成为了新的流行必备品,更直白一点说,晋升成了人们新的攀比。

尤其是一逢假期,朋友圈便像影展一般,大家纷纷都在晒各处的到此一游,路人范儿的、二逼范儿的、文艺范儿的,然后集体坐等观众们的点赞。

还有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上班,几乎便是各地伴手礼的交换市场。

这让原本就想上路的帆子看着更加眼红了。

更何况,帆子在家也是无所事事的难受,不是打游戏,就是上网瞎逛消磨时间。

为什么自己那么想去旅行?

或许因为旅行是专治无聊的解药吧。

于是,在完成了上班初期的原始资本与资历积累之后,帆子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旅行。

泰国。

妥妥的俗套,但是架不住性价比太高。

然后,刚回来没多久,又遇上国庆黄金周,帆子忍不住又心动了。

这一次,马来西亚。

就这样,帆子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第二次,直至第N次的上路旅行。

每一次,都追随着周围朋友们的脚步。

3

可是,当帆子终于过上了自己曾经巴望着别人的朋友圈,无比艳羡的旅行生活之后,却并没有得到如想象般的那份满足。

原来,很多景色,出发前憧憬得万般美好,可是真站到了那片土地上,抬头一望,却发现竟也不过如此。

看景不如听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何况,还有个别的实在是不堪入目。

于是,在很多次旅途中下雨的晚上,还有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刻,帆子开始想念家里那个安稳的茅草窝。

然后,随着旅行次数的增多,他的心情开始逐渐变得麻木了。从第一次临行前兴奋得睡不着觉,慢慢成了不再起波澜的平常心。

远方,渐渐从那个想象中完美的姑娘,变成了身边的路人甲。

然而,可笑的却是,如今的旅行已经成为了帆子生活中的惯例,是不加思考的下意识选择。

哪个假期如果没出门,帆子便觉得日子像是白过了一样,并且,一定又会回归到无所事事的葛优瘫之中。

可是,就算是上路了呢?

似乎比白过也好不了多少。

当我们都爱上了旅行之后_第2张图片

4

一旦大众将旅行认定为生活中的理所应当,便会有更多人被动地选择上路。

然而,和上路之人越来越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少有人真正用心地欣赏路上的风景。

绝大多数的游客都是走马观花,所谓旅行,不过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而已。

还有人一边看一边抱怨,就像站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笑称“这女的长得也不美,有什么好看”的那些人们。

假如你问他,那你又何必来看时,他便理直气壮地扔回一句,大家都来看啊。

让你哭笑不得。

当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有同一个行为时,你便会不由自主地向其靠拢和趋同,这便是从众。

你会觉得,和大多数人的行为保持一致,就如同动物的保护色一样,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心里便感觉踏实而安全。

可是,当从众成为了习惯,就会约等于盲从。

自己喜不喜欢不重要,甚至这东西是什么都还没搞清楚,先随大流去做了再说。

就如同帆子的旅行一样,看着别人去日本赏樱,自己便也去瞧瞧;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各处的博物馆,自己就也去溜达一圈。

提香的画能不能看懂?

不重要。

喜欢吗?

更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和朋友们一样,去过了乌菲齐美术馆。

对于这些人来说,与其说是爱上了旅行,不如说是习惯了从众。

5

很多人想要上路,其实不过是厌倦了眼前的琐碎,所以想要逃。

就好像说,我眼前的A不够好,那就去追寻远方的B好了。

可是,且不说除了A和B之外,还有CDE的可能。单就是A不好,便心生逃避,这样的心态便已足够可怕。

因为这意味着,你放弃了在眼前寻找出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渴望。

就如同那只一遇到危险,便把头钻进沙子里的鸵鸟一样,只知一味消极地躲避。

然而,除非是彻底告别身边的环境,否则上路永远会有终点,你早晚还要回到身边的环境之中。

暂时的逃避只不过是给面对问题做了延期,其他的别无帮助。问题依然存在,一如你出发前那般。

于是便催生了一种焦虑,叫做旅行快要结束了。

在路上,一想到所剩时间不多,又要回去上班或上学,面对糟心的一切,整个人瞬间就都不好了。

而这,便是选择逃避所带来的后遗症。

6

是不是远方就一定美好?眼前就必然不堪?

事实或许更可能是,没有哪一种环境是最好的。远方一定也有远方的问题,而且时间久了,当新鲜的刺激一过劲儿,一样会渐渐麻木和无感。

所以,与其期望有一个更好的选择来替代当前的不堪,不如想想如何能将眼前的不堪化解、升级成为美好。

就如同我们不应该奢望没有问题,而应该在问题中学会应对和解决的方法,然后与之泰然相处一样。

假如你的旅行不过是从众的结果,是想要躲避眼前问题的出口,那么,你早晚会发现,那些你曾经憧憬的,无比美好的远方,不过是另一群人的苟且罢了。

哪一样新鲜,多了都会腻。

比不断寻找新鲜更实用的,是正确地认识到,厌烦其实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情绪。

比一味逃避更理性的,是学会如何在问题中发现解决的办法,并能够接受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很难一蹴而就的现实。

当你卸下了旅行的意义,就会发现,其实,身边处处都是景致。

因为这世上最好的景致,都在心中。

旅行不是你的解药。

你的解药,只能是你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都爱上了旅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