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千万别等完全准备好再上场

亲爱的,千万别等完全准备好再上场_第1张图片
文/端银

01.小木最近陷入了自我怀疑、烦躁与彷徨的泥淖。

今年7月,小木已经大三毕业了。周围的大多数的同学朋友要么去找工作实习,要么奋笔疾书备战考研。此时的小木却陷入了两难的选择状态。

大学三年,小木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游戏上。他曾经向老师请教过未来就业的问题,老师建议他如果不急着就业可以考虑考研。但是,他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还没做好考验的心理准备。考研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后来,小木又决定去找新媒体的实习岗位。虽然他曾经在学校的新媒体部门做过运营,但他还是觉得自己还没完全准备好,打算继续在暑假自学做最后的准备。找工作的事儿,也被他这样的想法一搁再搁。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的观念禁锢着一群小木们的成长。但事实上,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准备好。只有你到工作岗位上做出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得到切实的锻炼。

02.记得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班主任向我们宣布了一个消息,说是要从班上挑选一名同学去县城参加全国英语竞赛。但提前是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一场竞选微演讲。

当听到老师说要上台讲话的时候,我在心里已经打了退堂鼓。那时,虽然我特别想去参加,但我又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害怕考差了会成为全班的笑柄。

当我看着一位又一位同学上台,听到一阵接一阵的掌声,我的内心变得愈加紧张。我坐在台下,心理扑通扑通地跳,面红耳赤,手心里捏着一把汗。

最后,直到下课,我也没有上台。下课后,班主任找我谈话说:“你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同学,老师们都说要推荐你去,可你却不懂得珍惜这次的机会。”就这样,我错过一个宝贵的成长机会。

这段小小的故事一直在鞭策着我,别等完全准备好再上场。因为等待就意味着要白白耗掉时间与机会的成本。等你准备好了,机会也许就真的不存在了。

03.传统的教育体制总会隐含着“未完成”的思想惯性。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为以后的工作而准备。

然而,在做了学习、练习,在漫长的准备过程中却始终没有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究其根本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没有特别切实的意义。

就拿找工作而言,实际的工作总是变化的,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你能拿出一个好的结果,你就是最终的赢家。

有的新人,经过一年的职场洗礼,已经可以在工作上独挡一面。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职场中的变化,能做到边上场边准备,在困难中寻找解决的方案。

而有的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却还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上。在思维上也还没有真正地从知识和技能层面切换到实际工作中的价值创造。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刻苦读研三年的研究生却竞争不过拥有一年经验的职场小白的原因。

04.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在研究企业战略时曾经提出过一个“匠构战略”然后严格遵照其执行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企业更应该一边行动一边形成和修改战略。

这就像一个陶制工匠所做的,在陶瓷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瞬间陶瓷的坯子都是变化的,这时工匠需要敏锐地察觉到它是怎么变化的,然后适时调整策略和措施。

同样的,读书和写作又何尝不是呢?真正的阅读高手,不会等到读完所有的关于读书技巧的书籍,再去开始真正的阅读之旅。而是先去博览群书,在不断的阅读与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也不会等累积到足够多的素材才开始去写作,而是会通过捕捉灵感记录下某一刻的想法,不断地去写,不断地修改。

05.“先做好再上场”的观念,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我们永远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

因为总有我们还没顾及到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的短板,总有我们还没有搜集齐全的信息,难道我们就要这样一直准备下去吗?

不,其实我们完全努力向前走一小步,上场了再做准备,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果当年的自己敢勇于站出来,努力地走上台再去做演讲的准备,也许就不会在童年留下成长的遗憾。

其次,我们还可以边上场边准备,在实战中检验自己。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小木一样,他完全可以边上场边准备的。在职场学习新媒体的运营技能,遇到不懂的知识再去扫盲。在实战当中,你才知道自己懂不懂?能不能创造价值?

上场总比呆在原地强。亲爱的,千万不要等到完全准备好了再上场,准备得差不多就上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爱的,千万别等完全准备好再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