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确定不是写错了吗

这是一个著名的哲学概念。诸子百家争奇斗艳,但要说到在哲学上的成就,当属道家为最高。

题目中的“圣人”与“大盗”,从道家的学说来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如有难就有易,有美就有丑,有长就有短,有善就有恶,缺了任何一方,那么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正是因为有了圣人,所以才相应产生了大盗。如果不想产生大盗,那么圣人就必须死。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圣人”特指其他学派的圣人,而非道家的圣人。

那么什么是道家的圣人呢?庄子《天下》里说: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意思是说,把自然为本源,把禀赋视为根本,把规律视为途径,从而预知事物的各种变化,这样的人称为圣人。道家的圣人强调自然、禀赋、规律,区别于当时的强调道德、技巧、智慧等其他各家的圣人,比如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等等。其他各派的主张在庄子看来,都只是反映了天地大道的一个方面,犹如管中窥豹、瞎子摸象。一味的把自己的主张看做是最完美的,其实离真正的大道越来越远。

道家是出世的,而其他诸家是入世的。在战国时代,当时的诸子百家不停的奔走在各个诸侯国,积极推销自己的理念。都认为自己的理念是最好的,可以平定乱世。比如孔子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在奔走于各国推广自己的治国理念的过程中,他两次在鲁国被驱逐,在宋国受到被伐掉遮阴的大树的羞辱,在卫国被人铲除行走过的足迹,在商周之地穷困潦倒,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到围困,七天没有生火做饭。

反观庄子。当时的楚国国君听说庄子贤明,派人携重金聘请他主持国政。庄子一边钓鱼,一边用宗庙里被供奉的死去的神龟和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在游动的乌龟作比较,向使者表明自己宁肯穷困的自在逍遥,也不束缚自己的身心去追求高居庙堂。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出自庄子《胠箧》。这段描述的大体意思是说,为了对付小偷,人们往往把箱子用绳子扎紧,用坚固的锁锁上。可是如果有大强盗来了,连箱子都一起偷走了。治理国家也是一样。圣人的仁义、智巧,盗贼也可以利用,所谓“盗亦有道”就是这个理儿。圣人治理好一个地方,盗贼就盗取一个地方,直至盗取整个国家,颇有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味。所以,要想大盗绝迹,圣人就不得不死。

总之,庄子是一个彻底的逍遥派。他用形象的寓言和夸张的言辞阐释天地大道,其中蕴含的道理是那么的无穷无尽,“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其中一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确定不是写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