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是因为参加熊猫书院的读书计划,所以翻开并坚持看完,说实话这本书如果对于不想学心理学的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去看,内容会不那么吸引你。
心理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不同形式,可以用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可是在生活中你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心理学。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星座,色彩心理学、血型心理学、占星术之类的各种可以预测的方式,其实这些都是伪心理学,心理学其实是一门科学。
这本书要为我们讲述的就是心理学是如何运用的,它每一章都会有总结,很好理解。我把主要的观点照搬过来再加上我的一点复述。
1.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这种进步是不均衡的,因为心理学有不同的子领域构成,某些领域的问题要比其他的领域具有更高的的难度。
我最早看过的一本心理学的书是《少有人走的路》当时看完就觉得书里分析的太对了,它能告诉你你自己都不知道的行为动机。我以为心理学就是那种的,可这里说到心理学只是一种统称,它有很多的子领域,包括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美国心理学学会就分了53个分支。它是一门科学,和地理学、物理学、生物学没有什么差别,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也要按照严格的科学标准来得出结论。
2.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理论。你可能听过生活中很这样的对话:
“这个庙里的菩萨特别显灵,我上次有个心愿一求就灵,很多人也这么说。”
“那为什么他就不灵呢,他最近都很倒霉”
“那是他心不诚”
这样的对话你会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因为你怎么说他都有道理反驳你,这就是无法证伪,你不能证明他的观点是错的。在心理学研究里,一些观点是可以被证伪的,比如心理学家发表了一个观点,它是可以被其他同行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不怕被证明是错误的,如果证明是错误的了,那么这个观点就值得存疑。
3.理念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积累而逐渐演变。
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用这种方法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它允许其他的科学家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
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了科学理论。
在现在信息遍地的时代,学会筛选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如果你看到一个观点,你要学会找出这些观点的出处。
6.实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作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征。
7.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
8.在许多情况下,只有经过许多实验数据的缓慢积累才能得出结论。
我们很多人了解一个事物,我们会习惯性的要明白一件事的绝对性,但在科学实验来说,你很难保证我的实验和观点就都是正确的,因为事事没有绝对。
9.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范,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
最后一篇的时候还是挺有意思的,它揭示了很多我们平时的误区。比如说我们玩猜大小游戏的时候,你连续按小赢了好几次,你就会觉得下一次肯定是大的了,但其实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它的概率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赌徒心理”。
还有就是一个当心理学家在说一个观点的时候,他趋向于是概率的术语来描述。
来看下这段对话:
“男人比女人高,对吗?”
“对。”
“所有男人都比所有女人高,对吗?”
“错”
从上面的对话你会知道,我们看第一句的时候我们其实说的就是概率性的回答,概率趋势是指有较大的可能性,但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必然如此。就像我们所说的吸烟的人更容易得肺癌,但并不代表所有吸烟的人都会得肺癌,我们说的是概率性的问题。
这里让我了解到生活中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和别人讨论关于事情的时候,我们容易被别人鲜活的例子所说服,而不是以概率的视角看待事情。比如买车,你奔来打算买一辆自己评估了很久的牌子,但如果这时你一个朋友说了买这车怎么不好的时候,你大多数就不会再选择这个牌子了。
这个月看了两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社会性动物》是一本很好的社会心理学,它里面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有意思,专业又科普,看着不会枯燥,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更多的是怎样设计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研究,可能可读性不高。但看完还是很有收获的,起码在以后看待一些观点的时候有更严格的要求,有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