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校招风波”之外:优秀企业需承担国家发展之重

最近,因一位苏宁HR在广东工业大学校招宣讲会上关于管培生来源的错误言论,引起了该校部分学生不满。当晚,苏宁对该HR做出免职处理、并向广工发致歉函;第二天,公司高层亲赴广工向师生致歉。

在我看来,与其说是道歉,不如说是沟通。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其实就是“苏宁-现场HR-广工师生”之间的“沟通”出现了偏差。

其实,和苏宁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苏宁的招聘其实很成体系了。几乎都听过“1200工程”,也就是2002年由苏宁掌舵人张近东发起的“接班人工程”,首批招聘了1200名毕业生,“1200工程”由此得名。

苏宁“校招风波”之外:优秀企业需承担国家发展之重_第1张图片

自启动以来,“1200工程”已经成为苏宁“自主培养、内部提拔、大胆任用”年轻干部宗旨的重要支柱,是苏宁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此之前,“1200工程”一共做过15期,先后招募4万人。

“1200工程”进来的大学生都有着完善的成长路径:“1200工程”的新员工进入公司1-2年后,快速融入并全面承担岗位职责;2-3年内,80%以上能够成长为部长级以上的中层管理骨干;经过4-5年的锻炼,将成为公司的中高层管理干部;5-7年将成为公司的高管。

如今,不少“1200人才”都在苏宁管理层中扮演着挑大梁的中坚力量角色。在苏宁的管理干部体系里,“1200人才”占比超50%,其中总裁占比21%,总经理/总监占比36%,经理占比24%。像张近东的助理马康,就是一路从实习生到部门负责人、到分公司总经理、再到总裁助理做起来的。

所以在高校圈里一直都流传着“1200”选拔是门槛高、考核严的高水准招聘工程,入选“1200工程”,是对学生自己的高度认可、是对未来的一个良好期待。

很明显,学生好才是真的好。虽然最终入选苏宁“1200工程”的有非常多985/211院校的学生,但同样也有得是不是靠“拼校”而进入苏宁并进入到核心岗位并成长为核心骨干的。就说这次出现风波的广工,2017年应届毕业生里就有15位进入了“1200”体系。


苏宁“校招风波”之外:优秀企业需承担国家发展之重_第2张图片


所以,必须承认,一来,作为HR,员工不够称职,但是毕竟HR行为需公司“埋单”;二来,公司对招聘人员的管理出现了纰漏,当公司体系如此庞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一个人出了问题都可能发生巨大的错误和损失,更何况是招聘人员。

但仔细想想,这些其实都还只是表面问题。我们应该看到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就是当一家公司高速发展,更多人、更多精力都投入到战略制定、业务推进、效益获取,当然也有投入到公益、为社会创造价值,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包括我们,是不是都忽视了我们的人事体系的升级转型,忽视了这个时代的“以人为本”,忽视了如何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与年轻人沟通。

而且,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和人才选拔体系下,不论公司以怎样的方式进行选择,最后呈现的结果都会有所“分层”,变成外界看到的所谓“歧视”。而这个问题绝对不是靠一个公司与一所高校的沟通、一个小风波的探讨与反思就能解决的,这注定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工程。

如果说“1200工程”承担的是苏宁之重,那么苏宁承担的就是国家之重。无论如何,作为企业,发展越大,责任越大;发展越快,发现的问题也会越多。从整个社会的层面,也正是靠着这些走得快的企业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换来更多企业未来有所遵循的经验之路。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此一个风波,其实倒是好事一件,既引起重视,又能倒逼企业和社会进行调整创新,从而来降低整个社会升级转型成本。

优秀企业,注定要承担国家发展之重。所以,一场“战略性”的风波,是非对错已不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宁“校招风波”之外:优秀企业需承担国家发展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