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表扬我

求求你,表扬我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暑假期间,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在孩子的乒乓球和编程班里,孩子上课区和家长等待区就在同一口教室,因此,我有机会参与孩子上课的整个过程。

观看孩子的整个上课过程,让我不断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学习方式,更加深刻的感觉到我们目前的教育问题多多,亟需改变。这些问题是共性而非个性,不仅存在于after-school classes 还存在于正规的课堂教学中。

先来看孩子的乒乓球课。带孩子的两个乒乓球教练,都是教龄在20十年以上的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极强的责任心。那么,我们可以断定:教学效果肯定杠杠滴。事实也是如此:无论孩子跟哪位教练训练,都能学习到很多打球的技巧,都能取得进步。也可以这样说:但看教学效果,确实无可厚非。

但是,问题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是怎样的?在一个小时的上课过程中,教练口中基本就是这么几句话:1、你这个动作不对,我怎么教你的?2、不对,不对,还是不对。3、你说你怎么老是在这个动作上出错?偶尔某次动作完全合乎老师规范,老师会这样表扬:这个动作还差不多,还可以......

笔者也是从教多年的老师,坐在旁边的凳子上,替老师干着急,恨不能替他大声喊出来:孩子,你这个反手球太到位了!就这样保持住!你进步太大了!

真想问问:老师,您为何不能不能发现孩子的进步,然后大声赞美呢?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权威期待”的神奇力量。部分老师哪怕不清楚这么个心理学概念,但是通过自己这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也会发现:每一个对孩子的肯定都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我成就感,自信和自我成就感让孩子有更大的信心和勇气接受更大的挑战,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形成向或者说是良性循环。

同理,仅仅盯住孩子的问题所在,必然导致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和怀疑,这种强大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缩手缩脚,不敢突破,唯恐出错,唯恐被批,唯恐老师不看好自己。你想,在儿童眼里,老师可是神一样的存在啊!

总之,老师迫切想要教会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吝于鼓励、赞美”的方式确实有待改进。

当然,不恰当、不切实际的赞美一样不可取。同时,鼓励、赞美(表扬)不代表不批评,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是教育中的一部分,一样不可或缺。那么,我们该如何表扬,又如何批评呢?

一、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夸赞孩子进步和努力而不是天赋。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概念是相对固定型思维的一种心智模式,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所提出的理论,也是被公认为近几十年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

“成长型心智模式”,顾名思义:就是认为无论自我的先天条件如何,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提升自我。固定性思维模式则认为:自己所获得的成绩主要是由先天决定的,后天改变的余地不大。

Carol Dweck教授经过超过15年的研究已经可以确定, 称赞孩子的天赋聪明对孩子有害无益,完全不利于孩子幼小的思维模式的健康成长。

Carol Dweck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一些小学生做一项无语言的智商测试,而后分别以三种方式告诉他们测试结果。

实验组一(称赞其智商):哇哦,这是个很好的分数,你真聪明啊!实验组二(称赞其过程):哇哦,这是个很好的分数,你之前一定很努力吧!

称赞完了之后,给这两组孩子一个选择题:现在有三个任务,你可以挑一个来做?其中,一个是非常困难的任务,你可能会犯错,但是能学到东西;一个是很新鲜的任务,你可能从来没接触过;而最后一个是你很擅长的任务,你必定能很好地完成。

绝大多数被称赞了天赋的孩子,都选择了最简单的任务,因为他们有把握可以做好,因为他们不敢挑战自己身上“天赋孩子(Gifted Child)”的标签。而被称赞其过程的孩子,几乎都选择了看起来比较困难、但能学到东西的任务。

他们这样选择的原因很有意思:被夸聪明的孩子通过回避挑战、保证自己不犯错来想要维护自己“聪明”的表象;同理,被夸努力的孩子通过迎接挑战来达成“努力”的权威评价和期待。

既然被夸聪明的孩子认为自己的成绩都取决于自己好的天赋,那么碰到困难时,他自然会倾向于认为:这道题目超出了我的聪明程度了,所以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被夸努力的孩子就不会这样想,他会想:我解不出这个问题,是我努力不够,如果我再努力一下,肯定能解决出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出:被夸聪明的孩子受挫能力弱更容易放弃,被夸努力的孩子受挫能力较强,更可能坚持下去。

二、表扬过程和进步,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表扬和反馈。

表扬孩子的时候,对于具体任务给出具体反馈,同时巩固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用:“你真棒”“你太棒了”诸如此类的词。还是回到孩子打乒乓球这件事上来。教练经常说的:你的这个动作还可以。可以改为:你的脚步放位进步相当大,你是怎么做到的?可以把心得用到其他动作上,用心练习,你会做到完美!具体的过程表扬可以通过:“你在......上做得.....,你能......你做到了......”实现。

三、恰到好处、瞅准时机进行表扬和赞美。

过多过滥的表扬和赞美会削弱表扬和赞美的表现力,会让受教育者感到自己被赞美、被表扬的原因并不是自己做的有多么好,而只是因为这是老师固化的教育模式;过多的表扬还会让受教育对此熟视无睹甚至感觉老师、家长的表扬没有价值。既然无论自己做的如何,老师和家长都会表扬和赞美。那也便没有了被欣赏、被肯定的动力。同时,过多的被表扬,被赞美还会让孩子自我膨胀,破坏孩子前进的动力。

当然,随时随地的表扬也一样会削弱它的力度和价值,因此老师必须瞅准时机进行表扬才能让表扬起到起应有的激励、肯定、欣赏的作用。问题又来了:什么时候才是表扬的最佳时机?

对于老师而言,找准表扬时间确实需要教育智慧,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变化,关注学生的情绪。及时捕捉学生的进步,抓住学生成长的瞬间,发自肺腑的赞美和表扬。及时发现学生的低谷状态,通过强化学生的闪光点鼓起学生的自信,帮助近可能早的走出低谷。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老师们,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和表扬,让我们的学生们生活在肯定和温暖里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求求你,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