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故事,第一段很重要

1 为什么要讲故事?

枯燥的数据、平淡的描述不能激发我们的热情,而故事才能让我们身临其境。

《心理科学》杂志上一篇关于大脑成像研究的报告指出,大脑中处理来源于真实生活的景象、声音、味道、和运动的那些区域在我们沉浸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时会被激活,这就解释了我们阅读时所体会到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影像以及本能的反应。

写故事,第一段很重要_第1张图片
Queenie

著名的认知科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平克这样阐释我们对故事的需求:

虚构的故事给我们大脑提供了一份我们将来可能面临的致命难题的目录,并附有我们可以对它们采取的种种策略。

大脑对故事的期望是,能提供有助于生存的信息,为了达到这个结果,我们在复杂的潜意识里给故事设定了任务——让带有明确目标的某个人置身于越来越艰难的处境,看她如何走出这些困境。

2 So,什么是故事?

写故事,第一段很重要_第2张图片
Queenie

故事应该包括:“发生的事情”即情节;“某个人”即主人公;“目标”即所说的故事问题;“他或她如何变化”即该故事本身真正讲述的内容。

故事第一段需要马上吸引住读者或听众,大脑对每一条信息的意义都会进行急切的探索,如果不能发现任何意义的话,大约只能坚持三十五秒。

而且我们总是在探寻表面发生的事情背后隐藏的原因,这是好奇心的本能。因为具有好奇心是生存所必需的,遥远的丛林生存时期我们的祖先需要时刻警惕“灌木丛里沙沙作响的是什么东西?”“湖面上出现的奇怪绿色植物到底是什么?”,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鼓励好奇心的存在。

要抓住读者或听众的心,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

继续分解:第一步需要说明“这是谁的故事?”

写故事,第一段很重要_第3张图片
Queenie

你的故事必须有一个主人公,他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以及他当下的困扰或情绪,围绕将要展开的故事,你必须让你的主人公生动鲜活起来。

主人公的塑造跟目标受众群有关,你的故事是要写给或说给谁听?他们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要想更好的产生共鸣或共情,需要让主人公具有与受众群相近的特征。

比如你想给准备毕业的大学生讲一堂职业生涯的课程,在你的故事里最合适的主人公一定是有着就业困惑的准毕业生;你要给小朋友们将一个关于礼貌让座的故事,你一定会选择跟他们年龄相近的熊宝宝或兔子妹妹来做主角。

如果没有主人公,一切都是中立的。

主人公的出现是为了让读者、听众产生代入感,进入主人公的身体,具有他的知觉,体会他的感觉。

第二步让我们尝试说明“什么事情正在发生?”

约翰·欧文(美国当代最知名的小说家之一)曾说过:“如果可能,第一句话要交代出整个故事。”

一定有一件事情正在发生,它可以是能让读者或听众窥见故事“蓝图”的事情,比如在《无人生还》的第一章开头就交待沃格雷夫法官先生被一封奇怪的来信邀请前往一座被神秘主人拥有的印地安岛。通过这个开头,我们可以窥见整篇故事都将发生在印地安岛上。

第三步需要说明的是“什么处于紧要关头?”

有什么事悬而未决?矛盾冲突在哪里?

这个矛盾一定是直指主人公目标的矛盾,要让读者化身成猎犬。从第一段开始必须有件事处于利害攸关的时刻。

再以《无人生还》为例,八个主人公在第一章里悉数登场,因为不同的原因被邀请上了同一座神秘的印地安岛,关键这座岛屿最近被媒体大肆渲染的更显神秘,除了信里邀约的原因,岛屿本身也充满悬而未决的秘密。目标是要找出那个似曾相识的邀请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被邀请。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故事,第一段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