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说天下】互联网思维该迭代了(三):极致思维

现在有个公认的说法,这是一个产品为王的时代。不过产品为王不等于是产品就能为王,垃圾不管什么时代都是扔货,

什么样的产品配得上王者之称?当然是由外而内、从品质到卖相到情怀故事都是最牛逼的。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和服

务做到极致,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超值满足用户需求。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竞争,

自然更是如此。

问题是,什么算极致?创业界有句话,叫“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能让人尖叫的算不算极致?北京街头让民警撂倒

的斯巴达八百勇士能让人尖叫吧,谁记得操作这事儿的商家叫什么?这就是目前相当多的创业者的迷失之处。抓痛点、

痒点或兴奋点不难;就互联网商业生态而言,“一切产业皆媒体,人人都是媒体人”,做出一款尖叫指数够高的产品也

不算难;难的是落到用户身上极致的解决方案。把解决方案弱化成营销专案,这本身就是不极致的体现。

说来说去,怎么做出极致呢?

极致,首先是一种团队价值观。

必须承认,除了那些直奔圈钱爽一把的目标而去的之外,创业者一般都希望做出点什么对得起自己的东西来。但是,理

想和现实的差距往往很残酷。都想做个极致产品,但是打造这个产品的机会、空间、条件往往很难齐备。苹果的确是现

象得不能再现象了,全世界把设计转化成产品再把产品做到极致最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乔老爷麾下的苹果,可是另一个

极致大家索尼,就没法撑下去了,业绩挂帅,不一定是忘却初心,往往是给逼的。从这两个案例看来,极致,绝不仅是

产品经理的事儿。打造极致产品,除了偏执狂式的个体热情,更要在团队资源、目标、时间等多个成本维度推向极致。

乔布斯是个极好的产品经理,但他的职位是CEO,一个有能力将个人意志贯彻到苹果每个角落的CEO。

顺下来的逻辑就是,极致,是一种运营模式。

怎么实现极致,体现在技术组织、生产运营、市场营销、跟进服务、人资管理和财务管理六个层面的全流程支撑。运营

过程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的过程,以传统产业思维,基于客群总数和区域市场

占有率可测而取得确定估算值的情况下,极致的投入必然拉高成本,降低投入产出比,投资回报率自然是划不来的。而

互联网思维将极致产品带来的品牌增值、溢价空间以及爆品打开的更大的市场空间计入增值部分,形成更大的估值空间

,自然是另一种算法了。

再往下,在术的层面,极致,是一种价值输出-响应模式。

极致与否,谁说了算,商家可以讲故事说情怀,但是最终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响应。这就呈现出一种输出-响应的行

为模式。这里首先要考虑的,其实是用户需求,什么样的极致是用户需要的极致,是用户买账的极致。

印象中有一家母婴产品电商,他们注意到妈妈群体有一个特定痛点,就是在接收特定货品的时候,如果对方是一名男快

递员,会感到有些不适。因此这家电商就安排有育儿经验、有一定妇幼保健培训经验的女性送货员上门,不但让女性客

户感觉更加舒适,并且在上门时还可以向客户提供一些指导或服务。在这个点上,谁能说不是极致服务,是直戳用户需

求的有价值的极致服务。如果改成什么宝马送货,斯巴达送货,极致是极致了,对特定用户来说,有鸟用。

那么在有效服务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更好的传导效果,最好是以多维度传达这种极致的价值所在,其中包括:能言说的

故事、不能言说的情怀(以数字、图片、经历等可认知的展示方式)、设计(设计感和细节上的用心程度)、使用场景

设定、服务呈现。当然,还有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产品品质,前面玩儿了那么多,最后的产品不过关,那么只

能说,你要悲剧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上说天下】互联网思维该迭代了(三):极致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