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编舟记》

心平气和《编舟记》_第1张图片

文/雒宏军

昨晚看了部日本电影《编舟记》。首先是被这个片名吸引,编舟记,听起来既不悬疑,也不情色,一点都不玄幻,更没有暴力,是一个很静很美的名字,就是这个名字让我有了一睹为快的念头。看电影的过程中,女儿告诉我,这是根据日本作家三浦紫苑的小说改编的。

电影中有很多优美的台词,如果你听到这些台词,对于影片中那种平静的美好就会有更加深切的感受,比如:“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词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词典的扁舟航海,找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那是找到独一无二的奇迹,献给想与人关联,期望渡过浩淼大海人们的词典,那就是《大渡海》。”实际上,这句台词就是这部电影的主旨。

正如片名,这部电影的情节是也十分平淡。玄武书房(出版社)拟定出版一部面向当代人的中型国语辞典《大渡海》,阅历颇丰且行事一丝不苟的国语学者松本朋佑作为监修主持工作,谁知他最为器重的编辑荒木公平却到了退休的年龄,选择回家照顾病中的妻子。出版社营业部的青年员工马缔光也不善言辞,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正经历着职业的暗淡期,荒木和同事西冈却看重马缔光也对词语的敏锐认知度以及做事极为认真投入的态度,于是马缔光加入了《大渡海》的编撰工作。浩瀚的词语海洋,马缔与同事们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编制一艘驶向彼岸的扁舟。在此过程中,他们甘于寂寞,遭遇种种挫折,但是终获成功,与此同时,马缔光也找到了与人沟通交流的信心,开始了与林香具矢的爱情婚恋。

心平气和《编舟记》_第2张图片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一部词典的诞生过程,从词语的搜集、整理、选择、注释、编写例句,然后五次校对,不断修正,对纸张的细腻要求,时间如此漫长,过程如此艰难,选择这样一种职业无疑等于选择了默默无闻,终了一生。对于很多名人来说,写书或者编书是个名利双收的事情,对一位词典的编辑者来说,却必须拒绝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心平气和的去做很多枯燥的工作,同时又不能麻木,内心却要保持对生活的高度敏感,随时收集各种流行的词语和例句,不断充实词典的内容,有了这种严谨的态度,即使一叶扁舟,也能经得起时代波涛的颠簸。所有的付出都是不断的集聚,终于,到了印刷出版的那一刻,各种幸福如烟花般绚烂。至此,一种职业的崇高感油然而生。

那么,一部词典的编写过程就是一个生命的至暗时刻吗?意味着整个人生的投入,意味着付出与牺牲?我常常想,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份职业,那么这个职业恐怕不会长久存在,很快地就会被淘汰掉,一份职业如果和人性逆向而行,这样的职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部电影的另一层意义就在于,主人公马缔光也正是乘着“编写词典”这个生活的小舟,开始了自己的爱情生活,并最终发现了自己,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林香具矢是马蒂房东的孙女,一个喜欢厨艺的女孩子,十分执着于自己的工作,和马缔光也可谓知音,他们走到一起也是水到渠成。因为时间长久,效益不高,《大渡海》的编写经历着各种困难,这一叶扁舟随时都面临着触礁的可能,这个时候,马缔光也的坚韧就成了宝贵的品质,靠这种持续不断的力量,《大渡海》的团队一丝不苟,终于完成了编辑工作,与此同时,马缔光也也成熟起来,从一个不善沟通经常躲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成为一个事业和人生的成功者,从而完成了自身的嬗变。

心平气和《编舟记》_第3张图片

看这样的电影,对于观赏者来说,其实有点闷,慢腾腾的镜头转换,平淡无奇的情节,加上不善言辞的主角,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如果有人喜欢这样的电影,这人也算是另类。可是,在喧嚣之中心静如水,将目光和全部的心灵聚焦于银屏,细细的看过品过,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专注的幸福。

词典是用来解释词语的,《编舟记》中,对“恋慕”这个词语的释义是:喜欢上一个人,无论是梦是醒,脑海中都是萦绕着对方的身影,无心做任何事,烦恼苦闷的心理状态;一旦成功,则欣喜若狂,如直冲云霄。词语的含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和生活息息相关,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又有民间的烟火气,马缔光也不仅是在解释“恋慕”这个词语,也是在展示自己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平气和《编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