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必修课之--这样学会计,效率提升5倍

会计是一门管理学语言,不懂会计很难做好管理决策,就更不用说融资和投资决策了,所以说,学习会计是每个管理者的必修课。

但是学习会计的确不是一般的难。很多人学习会计估计跟我一样,学到借贷记账法的时候,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了,学到“应收应付”就开始怀疑整个人生。

我第一次会计学习的尝试很快就放弃了。

后来等我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回头再拿起会计书的时候,竟然学出了兴趣,然后以40岁高龄拿到自己的注会证,这对于一个非专业的管理者来说,值得小傲娇一下。

总结以后才明白,我以前之所以对会计没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其知识体系的独特,另一方面是我根本对“经营”这门课很陌生导致的。

会计是语言,用来解释和翻译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是你连经营管理都没弄明白,又怎么能学懂它的编译语言呢?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专业会计出身的,往往对会计兴趣缺缺。因为他从学生时代,对企业、对经营、对管理、经济等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时候,就学习会计体系,肯定备受折磨。

而像我这样半路出家的,有了对经营的深刻认识,再去看经营的数据化语言,反而能有更高的兴趣和更深刻的认识。

学习会计为什么这么难

一个是因为会计的知识体系庞杂,专业概念多,让人望而生畏。随便拿本《基础会计学》,几乎整本书都是这个:

会计准则、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的一般原则、实质重于形式、资本和收益、会计循环、会计科目、会计帐户、复式记账、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公允价值......

如果到这里还能撑得住,那么看到一百多个会计科目的列表估计就彻底晕菜了。

另一个原因,是教材的编制方法,为初学者设置了很高的门槛。

大学会计教材清一色是这样的,基础会计的时候,整本整本的都是火星来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没法跟自己的其他知识形成有效链接(学生还都不了解企业的运营机制)。

甚至是大名鼎鼎的几个会计学习平台,讲师的大纲编排也没有逃出这个模式。

这就好像学英语,还没开始学单词、背句子,老师就开始讲语法、讲规则、讲时态,自然会听得云里雾里。

而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我们都知道,先储备单词量,然后储备句型句式结构,学会听说读写,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再去学英语语法就容易理解的多了。

怎么样学会计才能提高5倍效率

大学生或职场新人,往往对企业、经营没有具体而感性的认识,导致对会计的很多概念和方法没法深刻理解。因此,学好会计,培养会计兴趣应该从学习经营开始。

如果大学有条件,应该先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把企业的产供销体系、经营管理方式、资金流动特点等先有个大体概念,等将来学会计的时候能把会计概念与经营实践结合起来理解。

然后再让企业老会计带着做做账,对会计的具体实务工作有具体的感官认识。回头再学书本概念那就轻松愉快得多了。

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理想化的建议。能够做到这种学习实践有机结合的,估计没几个学校能办得到。

那么在教材的编制上是不是也费费心。我考虑这样会不会让学生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设计一个创业运营的环境,随着一步一步的经营,企业慢慢发展壮大,最后上市。然后用会计语言把整个经营过程翻译过来,边“经营”边学习会计,这样会不会对克服会计入门难有帮助?

我很想试试这样的方法。希望读者朋友能给点具体的意见,一块把这个事情做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必修课之--这样学会计,效率提升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