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别瞎忙活了,跟我一起“一目十行”吧

推荐阅读时间6分钟

01

一个完整的知识学习闭环,包括知识采集、个人认知、建立连接和践行反馈四个过程,而它们又分别代表着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的四个阶段。

今天我们聊聊,知识学习闭环的第二步——个人认知,一个从信息输入到信息处理的过程。


02

信息是怎么爆炸的?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一个结果,创新更多地发生在知识重组上,而不是学科突破上。

因为知识重组更容易,门槛足够低,导致更多人参与其中,加上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上产生了大量的新产品。更精准的手表?还有能打电话的手表,能测心率的手表,能记录步行数据的手表……一个结果,产品爆炸了。

短期的产品爆炸推动了广告业的飞速发展,但持续有新产品推出,信息远远超过了人们能接收的量,广告也就越做越困难,甚至连公共厕所的门上都贴上了小广告(人类的行为总是那么有趣)。对我们来说,广告也爆炸了。

以前我们看书读报看杂志,后来听广播看电视,再后来家家户户用上了互联网。信息传播媒介对我们来说可不只是信息传输系统,同样也是很好的信息过滤器。能有效传输的信息就那么多,所以即使传播媒介也爆炸了,但起码我们有优先选择权。

而信息爆炸的决定性一环在于我们的大脑。人类也要遵循生物进化机制的,不能像机器那样,快速更新容量。几千年前的大脑如果是16G硬盘,那今天的大脑绝不会超过16G,反倒是变小了(这个原因我们有机会再聊)。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学会了信息筛选。上篇文章讲如何做知识采集,是一种问题导向的机制,就是一种信息筛选


03

但问题仍然存在,即使经大脑筛选过了,仍然存在大量信息,远远超出我们大脑的输入范围。

比如说你今天突然想做投资,或者更小的范围,你就想知道摆在面前的两支股票选哪个更好,怎么办?对这两家公司有一定了解和预见,对近期股价走向仔细研究,收集投资专家的指导意见,学习一些相关的投资小技巧……这么多我们采集来的准知识,怎么统统放进脑子里?

听我一句劝,你放不进这么多,甚至在我看来,你什么都不用放进脑子里。

除了每天要用的一些知识以外,记那么多干什么呢。大脑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个处理器,输入一些信息,适当整理再输出就好了,存个档也不用非得在大脑里。

信息输入成个人认知,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如何处理采集来的准知识?我更在乎技术和工具的使用。在此推荐一种工具,两种平台。


04

一种工具,知识笔记。

想想我们做读书笔记,或是听课笔记,大多数人通常的做法并不可取。

初级的小白:翻开一本书,通读一遍,把所有自己觉得有用的内容摘抄下来,放在一个本子里。再努力点的,经常翻开笔记本复习。只言片语真的有用吗?“知道那么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中级的小灰:可能是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强烈安利),先略读一遍,大概了解全书的内容结构,然后一段一段地读,分条列点形成体系。再借用一个高级工具——思维导图。拍着胸脯保证,“这本书的精华都在这张图里”。

而高级的老黑怎么做呢?内容摘抄太片面,系统学习嫌麻烦,用知识笔记吧。

经常道听途说一些学霸的学习方法,“把一张纸分成三份,一份记听课内容,一份记个人感想,一份做整理总结”。这还不够有目的性。

既然我们要的结果是信息输入成个人认知,为什么不从我们自己出发呢?先略读一遍全书,提炼全书的内容结构,没错。然后别着急读,把内容结构转化成你的结构,转化成你的了,再一遍遍地读,保准事半功倍。

举个例子,我上周读一本讲“定位”的书。全书依次讲了定位的重要性,定位的方法,定位的误区,然后举了几个例子。全书旁征博引,三百多页,怎么读?我就想知道怎么做市场定位(方法),顺便了解一下为什么这种方法有用(认知),再随手收集一些经典的例子,好安利给朋友们(谈资)。

那么就好办了,我第一遍先读定位方法那几章,只要能理解,遇到的论据直接跳过。第二遍再读定位重要性和定位方法两大部分,找一些能推导出结论的有效论据。第三遍全书略读,看看感兴趣的例子就针对性地记下来。这本书并不难懂,不超过两个小时,里面的内容就是你的了,也省了做读书笔记、思维导图的时间。

别看这种方法来来回回好几遍,但一定比一遍通读高效得多。不要小看目的性的力量,“一目十行”是什么感受,有机会你也体验一下!

你可能会说,书要一点点读才能有更多领悟,没错。但请注意,我们在谈的是如何处理问题导向得到的准知识。好书慢读当然是一种享受,但同样有弊病,适用性不强。


05

两种平台:电子产品,纸和笔。

篇幅有限,我们只说应用。一句话,用纸和笔思考,其他一切交给电子产品。

今天的信息几乎被电子化了,既然方便,为什么不接受技术带来的进步呢?收集、记录、搜索、存储……都可以在电脑、手机等电子平台上更高效地完成。

在今天,纸和笔并非被完全取代了。至少有一项是要保留的,即思考的时候,而且最好用一整张白纸。

从学习语言、学习文字的过程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的思考是被语言、被文字驯化出来的。而纸和笔更接近思考的原始状态。此话怎讲?举两个例子。

搞设计的讲究在思考的时候讲究画草图,而不是直接用电脑软件,为什么?条条框框更少,用自己的语言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不用机器的。

思维导图是怎么“战胜”传统笔记的?关键的一点在于,这种方式摆脱了原有笔记纸一行一行的顺序控制。思维导读可以图像化、分层级、分方向,而不是分先后顺序,更接近大脑思考的原始状态。


06

我们简单做个总结:

信息爆炸:产品爆炸,广告爆炸,媒体爆炸,但人脑有限。

一个工具——知识笔记:略读全书,提炼内容结构;目标导向,转化成个人认知结构;一遍遍针对性地读。

两种平台:用纸和笔思考,其他一切交给电子产品。

你明白了吗?

这是“问学又人”陪伴您的第003天,期待与您一同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003 别瞎忙活了,跟我一起“一目十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