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诡"事-博美鹰吊山

首尝此风格之文,若有反响,则续之。

当然,圈友们别忘了我还是"鸡汤小黑"。


博美镇,陆丰市一小镇,我的家乡。此镇有一山,高370米,据老人家口述,从明朝开始,比山出现了雨后在三陂村祠堂面前倒影的奇观,世人称为“鹰吊倒影”。故称为: 鹰吊山。

随冬去春来,水土流失,三陂村如今也无法看出其先的“美影”了。

#陆丰
鹰吊山


早在我就读小学时代,听传鹰吊山上有一山神庙,另有一面铜镜,也曾听附近村的同学说过,某些日子的某个时刻,站在山下往山上抬头一望,闪光点便是铜镜所在位置。

鹰吊山,山神庙,铜镜……


山下有一小溪,流淌着清澈可口的浅水。小溪旁边挖了一条土槽勾,架着竹筒,里面装了鹌鹑蛋,混好腊味的糯米饭。

这是初中时期,我们五男三女的一次秋游,来到山下"烧竹筒饭",以及爬鹰吊山。

没错,我忘却了家人的叮嘱:

"不许晚上去博美中学;不许去鹰吊山。"

也许是对鹰吊山铜镜传闻的好奇,也许是村孩子的野,解决完香喷喷的竹筒饭,歇息片刻后,我们八人便上山去了。


寻着浅浅的路印子,带头的伙伴,手持砍刀开路,劈开半人高的杂草,我们八人紧挨着,缓缓向上山顶走去。

"看那边,那株好像兰草,好想拔回家"。

"脑坏啊,爬过去拔,摔下去就没了"。

"赶紧的,继续往上走,应该走了有8成高了"。

"继续,继续"……


"对了,山神庙,不是说山间有一座山神庙吗?"

"可能不是在这条路上吧,别管啦,快到山顶,还有一成高了"。


小黑: "我实在走不动了,要不我们别上去了,往上看,路好陡"。

初中时期的我,未胖,力量型的小黑。记忆中当时,我就是觉得害怕,不想再往上爬了。然而,也就是这一念想,此生未忘的情景便发生了,不思其解,即便如今,细细想来仍觉得诡异无比。

一女: "我也爬不动了,我们不要上去了,好不好?感觉好危险,我怕"。

"你们俩真没用啊,剩下一点点高了,快到顶了,赶紧赶紧"。

小黑: "真不要啦,我们一起下山吧"。

"要不这样子,要上去的一起,不上去的,在这里等,待会汇合"。

于是,我和另外一位女生原地等待。


已入午后,傍晚渐近,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小时之久,按理说他们半个小时前都该登完顶,下山与我们俩相遇了。

我们俩迟迟未等到他们。

小黑: "XX,YY,ZZ,听得到吗?下来了吗?"

小黑: "听得到吗?下来了吗?"

…… ……

"怎么办?他们没听到吗?好奇怪,不应该听不到啊"。

小黑: "你还走得动不?要不我们上去找他们吧"。

"嗯嗯,好,我们上去跟他们汇合吧"。


就在这一刻,在我抬脚往上迈出的这一刻。

我的耳边响起了七八十年代的音乐,老音乐,清晰又陈旧的音乐。

小黑: "你听到了吗?有歌声有音乐?"

那一刻的心情,我差点炸裂了,如果只有自己听到,怎么办?


#陆丰
当年很瘦的我


"有啊有啊,我刚想问你,怎么山上会有音乐,怎么办?"

小黑: "我们别上去了,下山吧"。

我们转身原路下山了。

小黑: "你看,那真的有镜子,在反光。我们赶紧下去,坚持"。

"你右边那不远,是不是就是山神庙啊?"

那一刻,似乎有千万只蚂蚁在咬食我的脑髓,头欲裂开。上山时,我一路四处张望,不曾见有庙,为何下山,初见铜镜,又见此庙?


随之,踏着迷糊的脚步,似乎下山特别快,我们俩一下就抵达了山下小溪处。

一声怒喝响起,三魂七魄归位。

"你们俩跑哪里去了?刚在山顶一直叫你们,你们都没应声"。

"山上可以看到整个博美,好漂亮,风好大,你们可惜了,没上来"。

小黑: "我们也一直叫你们,你们也没有回应。你们下来等多久了?"

"等你们俩一个小时了,赶紧收拾回家了"。

小黑: "你们下山的时候,还是在山下等我们的时候,有听到有人在放歌吗?"

"什么放歌?没有啊。嘿嘿,你们俩不得了,赶紧收拾"。

被夕阳追赶着,我们一行八人回到镇上。


他们六个人下山的时候,应该是记错了路,走了另外的路。

那么,不到30米高度差的距离,为什么我们彼此听不到对方的叫喊?

鹰吊山上,铜镜,山神庙?

还有那一段音乐?


记得那个周末后的两周时间里,

每每夜间入睡,

音乐在识海中响起,

清晰而陈旧…………

末。

你可能感兴趣的:(#陆丰"诡"事-博美鹰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