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 ?
——自我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四
行为的改变为什么那么难?
见
改变为什么那么难?因为旧的经验太过牢固。
所以,要研究让旧经验牢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心理舒适区。研究透了,才能破。
心理舒适区
参考维基百科的定义,心理舒适区是指的是一个人所处的一种环境的状态,和习惯的行动,人会在这种安乐窝的状态中感到舒适并且缺乏危机感。
舒适区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导致人们进入并且维持一种不现实精神行为之中,这种情况会给人带来一种非理性的安全感。类似惰性,当人围绕自己生活的某一部分建立了一个舒适区之后,他就会开始倾向于呆在舒适区内,而不是走出舒适区。
如果仅仅是望文生义,舒适区,指的是舒适的环境。其实,不全是。舒适区并不一定意味着舒适,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熟悉的环境。比如,有的人宁愿呆在不如意且无前景的单位,并不舒适。有的人哪怕不停地改变环境,但是其认知和状态、习惯,也依旧是呆在自己的舒适区。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过往,这些过去不是在环境里,而是在头脑里,在潜意识的所思所想里,在和环境的互动中。这些不改变,仅改变环境是没有用的。
所以,真正的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走出一个人的舒适区,他们必须在新的环境中找到新的不同的行动方式,同时回应这些新的行动方式所导致的后果。
应对方式量表
这个概念有助于帮助理解应对环境方式。
心理学上有个常用量表,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包括:
1、解决问题;
2、自责;
3、求助;
4、幻想;
5、退避;
6、合理化。
两层含义:
第一层,行为上的应对,也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应对。如对危险,是战斗还是逃跑;
第二层,对内心情绪的应对,有时候同样的情绪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它能给我们带来好处。
好处在于带来控制感。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我们越是感到自己受到威胁,感到焦虑,就越是需要控制感,会越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
走出心理舒适区,则意味着,你放下原来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去面对焦虑,寻找新的适应办法,这是情感这头大象很难忍受的。
所以,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大象重新回到它所熟悉的应对方式上来,回到心理舒适区呆着,这就是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活在心理舒适区,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区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退避、幻想、合理化等等应对方式,都是一种建构,从而继续地心安理得的呆在心理舒适区。
但是,新的应对方式,能够使得个人去享受现有的幸福和快乐,并从中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所以,我们仍然要积极寻求改变。
感
终于对心理舒适区,这个我以前而言似是而非的概念有了全面的理解。心理舒适区,是每个人熟悉的对外界的应对方式。它保证了一个人内心的可控,避免了焦虑。也可以说这就是人性本身。所以,改变很难。
一根要改变自己,变得更好,就要走出心理舒适区。而要走出心理舒适区,必须以行动作为开始。
思
我们经常所说的:“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以及“知易行难”等等,还有对自己的无能的各种意志力不够、推卸责任为外界因素的解释,其核心原因都是心理舒适区在作怪在起作用。
识别了这一点,是“知”,要深入地去思考,才能知道如何行动。
这一点的认知,和其他心理学的理解,应该有很多相通或类似的地方。
行
要主动运用对这一概念的把我和理解,来分析自己的行为,以及周围的人和事。
凡事自己难以完成的做不到的事情,启用这个认知来深入理解。我要重新思考、理解我不能坚持跑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