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位女士,她是斯坦福大学网红级别的健康心理学教授。她在TED上的演讲“如何和压力做朋友”,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20个TED演讲视频之一,观看次数超过1600万次。
她吸收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洞见,为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项目开设了一门叫做《自控力科学》的课程。这门课程很快成了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参与过这门课程的人称其能够“改变一生”。
她就是《自控力》一书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她在《自控力科学》的基础上写成这本书。因此,你在本书中看到的将不会是大量复杂难懂的理论,而是各种真实有趣的案例。
本书一共十个章节,作者在每章都将破除一个关于自控的错误观念,并提供一种应对意志力挑战的全新方法。
下面,我将挑几个我感悟最深的要点写写我的体会。
一、自控:从认识自我开始
本书一开头,作者就明确告诉我们,自控由三种力量构成,即“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
打个比方,你想要保持身材,那么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为了实现你的目标,你就得经常锻炼,这就是“我要做”的力量。而锻炼的同时,你还要克制自己想要吃零食的欲望,你得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要吃零食,我不要变胖”,这就是“我不要”的力量。
而意志力就是驾驭这三种力量。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很多人抵挡不住诱惑时总喜欢说“我毫无意志力”。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其实,我们的脑袋里都住着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喜欢及时行乐,总是冲动行事,这是我们的原始本能在起作用;另一个自我理智深沉,做事之前总会考虑后果,这是自控系统的功劳。
而我们总是在这两个自我之间摇摆不定,有时我们想减肥,有时我们想吃饼干。意志力挑战就是这两个自我的对抗。
而我们要学会利用原始本能,而不是反抗这些本能,这样我们才能在意志力挑战中获胜。
举个例子,当你在百货商场看到一件你很想要的东西时,你的原始本能向你发出“买下它”的信号。但你一看价格标签,大脑就跟被人打了一拳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你根本用不着在心里一直对自己说“我不要”。原始本能已经让你恢复了理智。
此外,我们还拥有自我意识,而这也是自控系统的基础。在做决定的时候,你必须意识到你自己需要意志力,否则,大脑会默认选择简单模式。
你也许会觉得,这还不简单?但大部分人做决定的时候,就跟开了自动挡一样,根本意识不到为什么做决定,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做了决定。更不用说考虑过可能出现什么后果了。
因此,如果你想要有更强的自控力,就得有更多的自我意识。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自我意识呢?很简单,集中你的注意力就行了。
比如,当你决定下班后要不要去健身时,你是不是与别人聊天后饿了,就不去健身了;或者你是不是背起运动背包,直接就去锻炼了。
二、取消道德许可,牢记理由
普林斯顿大学进行了一项有关刻板印象和决策的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学生被要求就以下两组命题做出判断。
第一组命题:命题一:大多数女人都不聪明;命题二:大多数女人更适合在家带孩子,而不是出来工作。
第二组命题将“大多数”换成了“有些”,命题一:有些女人真不聪明;命题二:有些女人更适合在家带孩子。
调查结果显示:对第一组命题,学生立刻提出抗议;对第二组命题,学生态度则更中立一些。
判断完这些命题后,研究人员让学生在一个模拟招聘会中,就某个高层职位作出选择:判断几位候选人(有男性也有女性)是否适合该职位。
而结果显示:和那些勉强认为第二组命题,性别歧视没那么严重的学生比起来,那些强烈驳斥性别歧视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来担任该职务。
而当研究人员把性别歧视换成种族歧视,学生们的观点也是如此。
很多人肯定会很纳闷,为什么这些学生会如此“表里不一”?
其实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道德许可”在发挥作用:即当你在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从而放松警惕。
在这个调查中,那些强烈反驳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学生,他们对自己做出了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而感觉良好。因此,他们放松了警惕,从而做出了带有歧视色彩的决定。
这也说明我们的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总是允许我们做点坏事。
比如你控制了购买欲,回家你可能会多吃点美食;你去锻炼了,你可能就允许自己多吃一点食物;你早上在工作上取得了一点进步,下午你就可能变得懒散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还有很多。我们很容易认为,纵容自己就是对美德最好的奖励,我们总是为自己辩解:“我都这么好了,我应该得到一点奖励”。因此,我们向诱惑屈服了,并且还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从而忘记了自己的真正目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跳出这种“道德许可”的陷阱呢?
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关注焦点,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并盯紧自己的目标。把我们的想法由“我都做得这么好了,我应该做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转变为“我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要......”
另一个有效的方法则为:回忆一次自己拒绝诱惑的经历,并且记住当时自己为什么会拒绝诱惑。而所谓的奖励看起来会威胁你的目标,放纵自己的感觉并不好,这样就会让你的”道德许可“消失。
三、意志力传染
人是社会性动物,生来就要和其他人产生联系。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屈服于诱惑时,我们也有可能受到诱惑。而如果你发现别人和你有同样的意志力挑战时,你就会很想加入他们。
比如,当你和朋友一起吃饭时,你很有可能吃得要比自己一个人吃得更多;和朋友一起购物时,你花的钱会更多。
心理学家称之为“目标传染病”。也就是说,我们很容易感染别人的目标,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我们的脑子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及时行乐的自我,一个是想要达成目标的自我。
因此,目标传染也在两个方向起着作用,我们既会感染目标,也会感染诱惑。但是我们的脑子总是趋向于选择简单模式,我们更容易感染诱惑。
比如你的目标是减肥,但是你吃午餐时看到朋友点了甜点,你也会选择甜点,从而忘记了你原本的目标;你看到别人在节日购物时花钱大手大脚,你的购买欲也会增加,你会暂时忘记你最初少花钱的目标。
那么,你可能会问,应该如何增加我们对别人目标的免疫系统?
一方面,当我们想要达成一个目标时,我们每天刚开始的时候,都要花几分钟想想自己的目标,想想自己可能会受到的诱惑,这有助于帮你强化目标,避免你感染他人的目标。
另一方面,当你面对诱惑时,想到自控力强的人,可以增强你的意志力。当你需要多一点意志力来对抗诱惑时,想想你的榜样,在心里问问自己:那个自控力强的人会怎样做?
胡适有句话说得很好:“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句话是说真理是无穷无尽的,但是知道多一点真理,就值得让我们喜悦。
同样,对于自控来说,生活中需要我们自控的事情无穷无尽。但我们不必为此烦恼,只要我们看了这本书,意识到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自控,并开始自控了,那么就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