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追问之翼,展思维风采

      过来的一周,我班的孩子课堂生成特别精彩,迫不及待写出来,以留作我宝贵的教育财富,正如《论语-述而》中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得意于自己设计的追问问题,感叹于孩子们思维的无限张力。

乘追问之翼,展思维风采_第1张图片
美丽世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利用卡纸做好的平行四边形操作,我的要求是:

      组内成员协作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进而推导出公式;每人都要说一说,最后发言人进行汇报。

      展示环节大部分小组将平行四边形沿着从顶点出发的高剪开,通过割补成为一个长方形,然后自然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我追问“还有别的剪拼方法吗?”其实预设就是沿着不从顶点出发的高剪拼,有小组也提出来了,但是此时又一个小组提出来“老师还有别的方法!我们不是沿着高剪开的,我们是沿着对角线剪开,然后拼成长方形!”这个小组异常激动,自己发现了新方法呢。

      这个方法没在我的预设中,但是我知道孩子们是受到了手中的学具限制,由此又追问:“同学们仔细想:是所有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这样剪拼成长方形吗?”同学们进入深度思考,课堂瞬间安静,一会儿,有同学低声说到不是,但是感觉不大确定。于是,我又设计问题“大家看老师画的这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吗?”我在黑板上展示了一个瘦高的平行四边形,孩子们瞬间悟出道理,小手开始举起来了……

      “老师,这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根本不是直角三角形”

    “老师,他们组准备的这个平行四边形太特殊了,连接对角线就出现直角了,很多平行四边形不是这样的……”

    “老师,他们这个方法太有局限性了……”

      妙哉!精彩的思维碰撞就产生了。就在这一问一答中,清晰的逻辑就显现出来了,下课后我仍然回味其中。

                  梯形的面积

      经过课前预习以及延续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绝大多数孩子会想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进而求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但是我不满足于孩子只用这种方法,于是开始了追问:“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吗?”

      孩子们没有回应,其实我知道他们已经受到了思维的定式,只想用两个完全一样大的梯形了,于是继续追问“单独看一个梯形,你能否想出好办法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此时,经过思考,小手又开始举起来了。

    “老师,可以在梯形里画一条线,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老师,还可以连接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

      “老师,我做了两条线,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妙哉!思维碰撞再次发生,在一个梯形中研究就能把学生思维打开,并且这种分析也为后面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

乘追问之翼,展思维风采_第2张图片
点亮生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理解,甚至鼓励“异想天开”,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陶冶创造个性品质,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教师,富有批判精神,勇于提出创新性见解。我注重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的不同意见,并巧妙地引导他们疑方法、辩真理,在争论中求得真知,习得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乘追问之翼,展思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