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下使用双重检查锁定实现单例模式的思考

1.单例模式

对于Java实现单例模式的方法,相信学习过Java的人一般都会张口就来,懒汉式、饿汉式、枚举等等。
使用最多的同时相对较容易记住的就是懒汉式与饿汉式了,相关代码如下:


懒汉式单例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null == instance)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饿汉式单例模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2.性能分析

对于上面的懒汉式与饿汉式单例模式,哪种要好一些呢?
饿汉式属于典型的以空间换时间,当类装载的时候就会创建类的实例,不管你后面用还是不用,这样对于服务器的内存空间来说肯定是有损耗的,因此延迟加载的懒汉式相对来说要好一些,OK,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懒汉式单例模式是非线程安全的,怎样修改能够保证其线程安全呢?

3.线程安全的懒汉式

要保证线程安全,那就加锁喽,如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null == instance)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线程安全是保证了,但是我们都知道synchronized将导致性能开销,如果getInstance()方法被多个线程频繁的调用,将会导致程序执行性能的下降。在早期的JVM中,synchronized存在着巨大的性能开销,因此,程序员们想出了一种聪明的解决方法,使用双重检查锁定来降低由于加上synchronized所带来的性能开销,这个方法也是目前在网络上查找单例模式相关方法中所提倡的方式,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null == instance)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null == instance)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双重检查锁定看起来很完美,当检查到instance为null时,加锁,创建对象,如果instance不为null,则不会执行加锁,这样可以大幅的降低synchronized所带来的性能开销,但是这却是一种错误的优化方式。

4.问题的根源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错误的优化方式呢?主要问题还是在instance = new Singleton()这行代码,在编译器执行这行代码时,可以分解为3步:

  • (1)分配对象的内存空间;
  • (2)初始化对象;
  • (3)设置instance变量指向所分配的内存地址。

通过JMM对于重排序的约束来看,对于不影响程序执行结果的重排序JMM是允许的,那么上面的3个步骤,如果将(2)和(3)进行重排序(对于一些编译器,这种重排序是真实发生的),在多线程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
假设A线程在执行instance = new Singleton(),由于(2)和(3)进行了重排序,此时(1)(3)执行完毕,这样instance变量所指向的内存空间值是存在的,如果此时B线程调用if (null == instance) ,则会直接返回instance对象,此时B线程将会看到一个还没有被初始化的对象。

5.解决方式

知晓了问题的所在,那么该如何解决呢?思路有两个:

  • (1)不允许进行重排序;
  • (2)允许重排序,但是不允许其他线程知道这个重排序。

先来看第一种解决方式,禁止重排序首先会想到的当然是volatile,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null == instance)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null == instance)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由于instance变量被volatile所修饰,此时在执行instance = new Singleton()时,JMM会禁止编译器与处理器对此进行重排序。


再来看第二种解决方式,如何让其他线程不知道这个重排序的存在呢?
使用类初始化解决方案:JVM在类的初始化阶段,会执行类的初始化,在执行类的初始化期间,JVM会去获取一个锁,这个锁可以同步多个线程对同一个类的初始化。
代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InstanceHolder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Holder.instance;
    }

}

其实这种解决方案就是使用内部类方式实现单例模式的方法。

6.类的初始化

既然提到了使用类的初始化方式,对于类的初始化做一个记录。
初始化一个类,包括执行这个类的静态初始化(静态代码块)和初始化在这个类中声明的静态字段。根据Java语言规范,在首次发生下列任一情况时,一个类或接口T将被立即初始化:

  • (1)T是一个类,而且一个T类型的实例被创建;T t = new T()
  • (2)T是一个类,且T中声明的一个静态方法被调用;T.staticMethod()
  • (3)T中声明的一个静态字段被赋值;T.param = *
  • (4)T中声明的一个静态字段被使用,且该字段不是一个常量;上面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这个方式,首次执行getInstance() 方法时,InstanceHolder这个内部类将被初始化。
  • (5)T是一个顶级类,而且一个断言语句嵌套在T内部被执行。

多线程下类的初始化过程:
假设有A、B、C 3个线程都要对类Class进行初始化,A、B线程同时执行,C线程后于A、B执行,那么执行过程人为拆分如下:

  • (1)第一阶段时序
    t1:A、B线程同时尝试获取Class对象的初始化锁,这里假设A线程获取到了初始化锁,B线程进入等待获取初始化锁;
    t2:A线程发现对象未被初始化(如state=noInitialization),设置状态为初始化中(如state=initializing);
    t3:A释放初始化锁。
  • (2)第二阶段时序
    t1:A执行类的静态初始化(静态代码块)和初始化在这个类中声明的静态字段,B获取到初始化锁;
    t2:B读取到对象状态为初始化中(state=initializing);
    t3:B释放初始化锁;
    t4:B在初始化锁的某个空间(假设p)中等待。
  • (3)第三阶段时序
    t1:类初始化完成,A获取初始化锁;
    t2:A设置类的状态为初始化完成(如state=initialized);
    t3:A唤醒在锁空间(p)中等待的线程;
    t4:A释放初始化锁;
    t5:线程A的初始化过程完成。
  • (4)第四阶段时序
    t1:线程B获取初始化锁;
    t2:B读取到类的状态为初始化完成(state=initialized);
    t3:B释放初始化锁;
    t4:线程B的初始化过程完成。
  • (5)第五阶段时序
    t1:线程C获取初始化锁;
    t2:C读取到类的状态为初始化完成(state=initialized);
    t3:C释放初始化锁;
    t4:线程C的初始化过程完成。

本文参考:《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线程下使用双重检查锁定实现单例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