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杂感》

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诗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后世评黄景仁诗多云“愁苦辛酸”,如瞿秋白有诗“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

现实生活不顺,总是幻想成仙成佛,自然是痴人做梦,但前途渺茫,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

宋道潜和尚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也是醉了,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则道出了古往今来读书人的辛酸,在自嘲的同时,亦寄寓了诗人极大的悲酸。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怠尽。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知。

怕什么“诗谶”?不平则鸣,春鸟和秋虫一样也要作声。

诗人处世落落寡合,不合时宜,不识时务,不作歌颂“盛世”的正能量的诗歌,尽是写出和朝廷主旋律不和谐的“不平鸣”!要如“春鸟秋虫自作声。”

愤世嫉俗,自然处处碰壁。

古人有“诗谶”之说,如果写诗提及不吉利之事,往往会在自己身上灵验。

《杂感》是诗人十九岁时的作品,但是却惊人的暗合他三十四年间的遭遇,黄景仁不畏惧“诗谶”,但是却没能逃离“诗谶”,真是可叹可悲!

吟无用之诗,读无用之书,及至百无一用。“读书万卷,犹有今日。”徒自怨自艾,留一脸穷酸。诶!不如不读书。

------END------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迂夫子读诗词yufuzidsc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