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爷乐道道——电影《指挥家》拍得好吗?

昨天远爷去影院看了一部女权色彩浓厚的电影《指挥家》,讲述的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指挥家的传奇历程。电影的主题不言而喻,破除性别歧视,贫寒女孩的奋斗史。

长达137分钟的电影,始终让我有种抽离感。这一部电影塞入了太多价值观的元素,想要表达的太多,每种代表政治正确的主义在影片中平均用力,仿佛要照顾到方方面面。

作为美国式的主旋律电影,影片却未能做到以小见大,全片充斥着大道理和生硬的人物符号。人物扁平化的处理显然弱化了矛盾冲突,大大降低了影片的沉浸感。影片中没有一刻让我为人物的遭遇而揪心紧张,因为我知道主人公背后始终有各种各样的人会及时地帮助她,机械降神常伴左右。玛丽苏神剧的内核,却披着女性平权的外衣,这某种程度是对原型人物安东尼娅的抹黑。干脆像《女王的棋局》(后翼弃兵)一样,爽剧模式,毫不遮掩地表露自己的野心以及喷溅而出的欲望,这反倒透出人性的真实,能让观众接受。

我十分敬重女性,我也支持女性的平权和发声,但是影片并不高明的表达让效果适得其反。说教式的老套台词以及毫无逻辑的爱情线,反而消解了历史原型人物带来的感动和震撼。人物所遇到的困难仿佛只是走过场式的剧情需要。近年来,正是因为这些不恰当的、用力过猛的宣传,贬化了女性主义和女权,使其走到了公众的对立面。而近些年来美国的不少影片,被政治正确严重绑架。一旦塑造传奇英雄式的正面人物,通病都是造神,抹去缺陷,将人物圣母化,道德完人化,电影《神奇女侠1984》如是,《我的名字叫可汗》亦如是。

我认为,影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抓住音乐这个命题进行深入挖掘,没有释放音乐动人的魅力,让音乐表达本身去说服观众。比如首场女性指挥柏林爱乐的成功,影片花了大量篇幅去描写演出前的花边,而真正到了音乐会,一笔带过,紧接着就是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好评,轰动欧洲了。可是观众没有感受到来自音乐会本身的冲击和不易,我们没法代入参与其中。最终观感就是一个个无关痛痒的小故事平铺直叙地堆砌连接。

可以不客气地说,这部电影把里面的古典音乐元素替换成女子足球、女飞行员、女将军也毫无违和感。那么古典音乐本身的魅力,音乐主题在剧本中的不可替代性又如何显现?

另外女指挥扮演者的动作确实是比较业余和僵硬的。动作和音乐两层皮,摆出的架势很漂浮,没有力量感,重拍的力道和爆发点都是错的。现实中女指挥的风格,我总结下来,有两个特征。第一是柔,这是女性天生的优势。第二是飒,英姿飒爽的果决,才能压得住乐团。影片虽然借导师的口提到女指挥应该要像有狮子一样的威压去震慑底下的男人们,但是在舞台中,演员柔美和英飒都没有做到。这可能是大部分指挥扮演者的通病,当然《莫扎特传》、《交响狂人》以及国产片《和你在一起》做得都足够出色。

与之对比的优秀案例可以参考《爆裂鼓手》、《交响人生》。两部影片结尾处血脉贲张的音乐以及凌厉的剪辑节奏实在是酣畅淋漓,令人回味无穷。在表达主旨、交代剧情、升华主题的同时,始终让音乐本身作为主角,让演出中瞬息万变的动态、顾盼生辉的演员成为核心,刻画台上台下不同视角下的众生相,何其精彩。

以上是个人浅见,与诸君分享,请诸君指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远爷乐道道——电影《指挥家》拍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