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4.10 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不刻意强求对错,也不无故反对,一切按道义行事即可。”

感悟:

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君子对事物的评判标准——是否对方道义。

记得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次,孔子碰到强盗,并说服强盗放了他们,却被强盗要求保密,孔子答应了强盗,结果孔子出尔反尔,举报了强盗。

在一般的人看来,说谎这件事情是不对的,但在孔子看来,强盗的行为是不符合道义的,不是不仁的,所以他说谎这件事是符合道义的。

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对一件事情的评判,不是只看表面,因为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许你对你来说是对的,对别人来说却是错的,重要的是看它是否符合道义。

比如说,我们在刷牙洗脸甚至带娃时听书这件事:

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很好,因为即便不能学到全部,学一两句也是很好的,书也可以反复听,听的多了收获也多了,这样做把碎片化时间利用了起来。

也有人认为这样听说能学到什么呢?只是在浪费时间,还不能专心做事。

这两种想法谁对谁错呢?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道义方面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4.10 义之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