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专家讲座,我怕是教了八年“假英语”吧?

4月16日至22日,北京胜任力教育科技研究院联手湖北省外语教研领头和核心骨干力量,邀教育界大咖王蔷教授,共同培养一线教师。以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点,以智能教学和智慧学习空间为支持,开展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本篇为观讲座后感。


1.没有“学”的发生,“教”是无效的。

学生是终端用户,教师是“教与学”之间到桥梁,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才是检验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这和我们新课程中的“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思路不谋而合,即是作为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翁,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而不是代替学生学

那么如何判断学生学了?
如何判断学生学的如何?
如果发现学生没有学,或者低效的学,教师是否该停下,重新思考教的方式呢?

听了专家讲座,我怕是教了八年“假英语”吧?_第1张图片

我在教学中偶尔也会想到以上三个问题,可是并没有认真的,深入的分析对策。恐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频繁的遇到这种境况。“懒”是一定的,可是这个懒该如何破呢?

王蔷教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评价。或者按我自己的理解——随时随地的反馈。

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展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步骤中适时加入评价机制:

听了专家讲座,我怕是教了八年“假英语”吧?_第2张图片
  • 评价要点1: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重难点把握是否全面合理?
  • 评价要点2:学生要求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其知识水平、能力表现、已有经验和态度的现状、优势与困难?
  • 评价要点3:是否关注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目标是否可操作,可检测,可观测?
  • 评价要点4:活动是否服务于目标的实现?是否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意义的过程?是否体现语言与文化和思维的有机融合?是否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 评价要点5:监测指标是否设计合理?是否可观测、可检测?是否体现预期目标?

2.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

大部分负责任的老师都有“教学意识”,即关注教学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关注目标是否实现或合理,关注结果是否达到或学习过程是否快乐、高效。

少数老师具有“课程意识”,即关注教学的价值,关注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是否学习过程中牺牲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教材的内容解读的过程中,教学目标设定时不能套路化的非得按照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维度硬给每个课时走个形式。王教授还实名吐槽了人教版《Gofoit!》,为何每个单元的标题并不能代表话题?其实,从提升思维能力角度出发,这套教材的确有点out of date,还有一些明显的逻辑错误。

我们太过关注教学法(how to teach),而忽略了教学内容(what to teach)。

我们太过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思维的发展。

我们在课堂里常常教授词汇、语法,而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建构、关联、低阶到高阶、分析解决问题到的能力......

听了专家讲座,我怕是教了八年“假英语”吧?_第3张图片

我必须坦白,作为一个教师,我自己都不完全具备以上思维能力。大学的教学论没有教我,岗位培训也没有教我,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前两天听了程晓堂教授的关于语法教学的误区的讲座,我才意识到长期以来,我的课堂教学多么不科学,多么误导学生。

我没有查阅过语料库,没有意识到是否是真实语料,常常随口编例句(还为自己的“机智”洋洋得意);

我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语法规则,使用过无数个顺口溜,希望学生们活学活用,现在才恍然大悟,语法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语境服务。

之前汤主任推送给我的语用资料,我如获至宝似的收藏在手机里,却从来没有专注的学习过。

自己都没有一桶水,怎么舀一碗给学生?

我们一线教师真的需要站在国家教育改革层面上思考自己每一节课如何开展,需要制定课程标准的专家直白的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通过一套教材教英语,需要定期在同行中交流、分享、推广成功的教育经验,需要让我们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3.学英语前,先弄清学习英语的价值

我常常对学生说无论是中文、还是英语都是看世界的窗户,我们在用语言去理解这个世界。英语本质上是一门语言,如果我们把它当做一门学科来学,那么我们的思维很可能被固化。

听了专家讲座,我怕是教了八年“假英语”吧?_第4张图片

龚亚夫曾谈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1.对大脑发育的好处:和肌肉锻炼类似,越用越发达。
2.帮助发展人的思维能力:汉语和英语的使用体现了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使人的思维更加缜密,逻辑性更强。
3.发展人的品质:培养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人交流,理解世界,包容性

即便,我们步入社会以后,英语没有成为刚需,这些学习英语过程中习得的素养会伴随一辈子,受益一生。

4.教师迫切需要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

我们国家需要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也需要有专业资质、能够指导人才养成的教师团队。那么整个教育系统对于老师的评价是否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呢?

应试教育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

教学成绩的绝对值与名次、升学率的绝对值与名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搞好了,一俊遮百丑,整体工作基本上能够得到肯定。

反之,其它工作搞得再好,整体工作评价也不会太高。在这一强有力评价杠杆的作用下,学校自然会把评价教师杠杆向教学成绩、升学率方向倾斜,其它工作的评价自然会被淡化。

在这种“偏追”评价杠杆的作用下,教师往往考什么,教什么;考多少,教多少。至于学生的能力发展与其他素质的培养则被放在脑后,或应付公事,或置之不理。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次品”,甚至是“废品”、“危险品”。

我明白每天盯着孩子们背单词,背短语,背课文,在短期内的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甚至可以帮助临界生考上高中。但是后来呢?被套路教成的孩子即便到了高中,也会出现后劲不足,早晚被淘汰的尴尬境地。

而踏踏实实的从学习方法和思维品质上引导学生,在短期内成绩不会有太大的进步。但是学生后期潜力十足,而且各个学科全面开花。要坚守这个信念,老师需要付出好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代价才可以看到成果。

听了专家讲座,我怕是教了八年“假英语”吧?_第5张图片

然而,在当前评价机制下,我不知道有“远见”的老师可以坚持多久,落实与创新真的不能兼容吗?期待教育部门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让教师专注于课堂,专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如何教出合标的学生,达到升学指标。


学习有复盘,反省有行动,教师之路任重而道远,与汝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了专家讲座,我怕是教了八年“假英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