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生命教练

托马斯·戈登博士在《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书中说道:“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心理学常识,同时也是一个悖论:当你放弃使用权力去控制年轻一代时,你对他们将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反之亦然:当你尝试更多地去控制他人时,你对他们的影响力也将减弱。”

教练的概念来源于体育界,后来发展出更大的外延和更深的内涵。国际教练联盟(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定义教练:“ 专业教练作为一个长期伙伴,旨在帮助客户成为生活和事业上的赢家。教练帮助他们提升个人表现,提高生活质量。教练经过专业的训练,来聆听,观察,并按客户个人需求而定制Coaching方式。他们激发客户自身寻求解决办法和对策的能力,因为他们相信客户是生来就富于创意与智慧的。教练的职责是提供支持,以增强客户已有的技能,资源和创造力。”。

现在,太多的父母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总是担心他们走上歧路,内在充满恐惧,外在表现为掌控。因此,为人父母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原来基于恐惧的养育方法转变为新的养育方法,像定义中说的“教练”一样,放下控制,激发孩子自身的能力,相信他们生来就是充满创意和智慧的,提供支持,让孩子成为人生赢家。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生命教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何成为协助孩子寻找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生命教练呢?“生命教练”的职责是帮助孩子长大后过好自己的人生,未来是父母无法预测的。因此,“生命教练”必须帮助孩子们发展出这样的特质:对新事物持开放心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善于调整情绪、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孩子们要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有能力自由做出选择。因为“生命教练”要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他们也要教会孩子如何照顾好自己,使他们最终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当“我为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负责”的信念牢牢扎根于孩子心中,他们就真正成为了自主的人。

首先,作为“生命教练”的父母自身要以临在为本。李尔纳老师说,孩子们需要的是真正临在的父母。临在,就是觉醒进入自己和生命里那个超越思维头脑的维度。你寂静,全然地和真实存在于此刻此处的一切同在。如果你完全临在,此刻就是唯一的时刻,这就是觉醒进入生命实相的含义。临在,就是在当下,不被过去的故事带走。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生命教练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生命教练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次,透过自我觉察,看到并且破除限制性信念。每一个人生命历程中,在与重要他人互动时,有些事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和情绪,事情本身可能已经被忘记了,但那些感受和情绪一直都在,并且在不断的被强化。比如一个小孩子在父母吵架的时候劝说爸爸或者妈妈都被拒绝或者视而不见,若干次以后就会形成某个想法,比如反正我再努力也没用,他们总是要吵个不停,我就是一个“无用”的人。这就是一个限制性信念,在日后类似情形发生时,一次一次被固化,最后形成我们对世界的基本认知的一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件本身已经改变或者已经被忘记了,可以那份感受和情绪一直都在。比如有一个来访的年轻母亲就说她和丈夫一吵架就会有窒息的感觉,甚至会有带着孩子跳楼的危险想法,就是她自己年幼时所形成的限制性信念对她目前生活的影响。无数这样的念头就是无数个限制性信念,带来很多的情绪,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和孩子的互动。

写觉察日记,是不断让限制性信念见光的好办法,也让做父母的有机会看回自己,疗愈自己,然后才有可能真正支持到孩子。不然,孩子就是在为你的人生买单,永远没办法做回他自己。

第三,情绪表达和疗愈。当我们有能力进行深刻的自我觉察时,我们会看到自己过去的伤。这并不是让做父母的去找原生家庭父母的后帐,而是带着觉知去表达当时被压抑了的感受和情绪。情绪疗愈是与自己有关的事,不需要去面对真实的父母发泄情绪。这里最难的部分是带着觉知表达情绪,可能需要专业人士或同修的支持,不然容易掉进过往的故事里,无法自拔。

相信各位父母亲看到这里会发现做孩子的“生命教练”的前提是自我教练。没错,如果镜子本身有瑕疵,怎么映照出孩子的纯真无瑕?让我们一起努力,不做完美父母,做真实有爱的父母亲!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生命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