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Rahasya在台北的一次关于静心的演讲的文字整理)
艾克哈特.托勒(编按:“一个新世界”的作者)写过一篇文章,描述说托勒收到一封信,是个在美国被判死刑的囚犯写来的。这个死刑犯再过几天就要被处决了,所以对他来说,继续生存下去根本是不可能的,这应该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最痛苦和最无力的状态。
死刑犯说,“我一直在学习你所教导的,尽量地去感觉那份失望、那份悲伤、那份无力感和全然的痛。然后我静心,允许所有的恐惧上来,我没办法用言语去解释……
我感觉自己是处在一种平静的状态,我是完整的、合一的,我是被祝福的。我非常的感恩,在我生命最后的五天,我可以真正的活着。我知道再过五天以后我就会被处死,但那已经不重要了。我自由了、解脱了……”
虽然这个例子很极端,但却是很大的一步。
人的头脑喜欢争论、喜欢抱怨,头脑会说:“对啊!你讲起来很简单啊!”头脑喜欢讲故事:“我如何如何可怜……”成千上万的故事,每个人都说:“你来听听我的故事……”
有多少人一直握住自己痛苦的故事不放?
因为在故事里,你有一个自我认同,表面上看起来是说:“唉呀!我好痛苦,我不要那种痛苦!”但是事实上,你的内在却希望告诉别人:“我有多么痛苦!你知道我的身体有病痛……”“你知道我的婆婆……我的孩子……”“我好担心我的工作……”“唉呀!老板给我的压力好大……”
当你的朋友也在抱怨时,你就跟他们比赛。你会跟他们说:“你那个没有什么啦!你看看我的痛苦才大呢……”
头脑很喜欢这些故事,因为在那个状态里,最起码我知道我是那个受苦的!
但我要告诉你:你不是你的过往历史!──不管你的经验是多么辉煌,或是多么失败。
许多人一直活在童年的创伤里。也许你今年四十五岁了,你还在想,为什么小时候妈妈不爱我?其实她没有不爱你,你妈妈确实是爱你的,她只是用她的方式来爱你。当你能觉知到这一点的时候,你的故事就消融了。
你可以看到我们是多么想要创造一个“我”,然后我们却又这么讨厌那个“我”。
每个人都在做这种事,而且从童年就开始了。父母亲在你小时候,从来没问过你:“你是谁”。他们都在跟你说,你将来要如何如何……然后,他们会问你:“你长大后要做什么?”从来没有人对当下的你感兴趣,所以你当然也对真正的自己没兴趣了。
最后,你也习惯成自然,总是想着:“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子?”于是悲剧就开始发生了。你开始慢慢走向成功,在学校里,你的功课很好,你开始在那个“我”上面装饰一些美丽的羽毛:“你看我是我比较好的”。
问题是其他的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如果你觉得自己比较差劲,你就会跟别人竞争:“我要变成那个样子!”
在这个状态里,有个自我认同发生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成功了,你就会膨胀;如果你觉得自己失败了,你就会渺小。
当我们越是看到别人成功,而感觉自己很渺小时,我们就会更难过。所以我们一直像三明治一样被挤压,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所以你觉得很痛苦。那这要怎么办呢?
静心,往内看,去觉察在这些标签之下的真我。
静心会让我们看到真我,当你没有这些故事时,你就是真实的自我。
你有想过吗?当我所有的“故事”都消失不见的时候,我是谁呢?我不是我的名字,我不是我的名气、不是我的成就,也不是我的挫败……
我不是我的那些个人经验,当一切都没有时,我还是存在啊!事实上,你的存在是更丰富的!
剎时间,你会发现,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这些都没办法影响真正的你──在这样的醒悟里,你的恐惧消失了。了解后,你的压力也随之不见了。
在这样的认识里,你会了解到,每个你所看到的人都是来自同个本质,我们是一体的,我们是合一的,我们就是一。
想象这个世界,如果能够扩展这份了解的话,你的本质和我的本质都是同一个──佛陀称之为佛性的本质。这样的话就太美了!
醒来吧!我们需要从心觉醒,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能了解一些的话,你就会转化,千万不要错失这个机会。可以让自己继续醒着的好方法,就是深呼吸,邀请更多的生命力量进来。
我们把生命局限的好小,把它挤压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里。但生命是很广大的、无边无际的,我们绝对有足够的权利,把它全然地活出来,所以请保持觉知。